前寒武纪时的亚洲是个什么样子?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寒武纪时的亚洲是个什么样子?

前寒武纪时的亚洲远非今日的面貌,当时仅不过是几个被大地槽带所分隔的陆台而已。前寒武纪时亚洲最早形成的比较坚硬而稳定的陆台有:

(1)西伯利亚陆台。也叫安卡拉古陆,位于西伯利亚中部,在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其北部和东南部分地区,现在还有太古代的结晶岩露出地表;在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地表盖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层,一般作水平状的分布。

(2)中国陆台。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并包括朝鲜半岛、苏联的滨海区一带。太古代的结晶岩层露出地表;有些地方,地表有后期岩层覆盖,有的还有后期褶皱。塔里木盆地,也是中国陆台的一部分。

(3)印度陆台。它占有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岛,除印度半岛西部地表有广大面积的喷出岩外,其余大部分由太古代结晶岩所组成。

(4)阿拉伯陆台。阿拉伯半岛也是一个陆台,半岛西部有太古代的结晶岩层露出在外;北部和中部表面有中生代岩层;东部表面有第三纪岩层;但下部则都是太古代岩层。

以上是亚洲大陆在前寒武纪就已经造成的几个古陆块,南面的印度和阿拉伯陆台,当时同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古陆块是合在一起的,名叫南大陆,也叫冈瓦那古陆。亚洲的前寒武纪陆台,具有一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较为稳定的地区,在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不过几百到几十米;在陆台上褶皱几不存在,岩浆作用也很微弱,喷出岩的成分很均匀,多为玄武宕。同时在地壳变动中,陆台也有缓慢的震荡运动,而且是在每次地壳变动的前半期主为沉降,后半期为隆起,结果在陆台上就形成了凸起和凹陷。

在前寒武纪,有三个大地槽将上述各陆台分割开,即介于西伯利亚陆台与俄罗斯地台之间的乌拉尔—西伯利亚大地槽带,介于西伯利亚陆台和中国陆台之间的东西伯利亚大地槽,介于中国陆台和古代冈瓦那大陆之间的特提斯海大地槽带。这些大地槽带具有和陆台相反的特性。地槽是地壳运动很显著的地区,地壳升降幅度可达1.2~1.5公里,而且升降的对比很明显,岩浆活动、褶皱运动和断层运动也都很活跃。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