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托儿所常常是一件令父母伤脑筋的事。不少孩子看到陌生的保育员又看到刚才还抱着他的母亲一转眼不见了人影,就会大哭大闹。这一哭,使躲在门外的母亲好难受,真想再进去抱住孩子。而这一哭也更忙坏了保育员。而婴儿情绪有个特点,就是易感染性。只要育儿室里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有的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好,几天或几周就能安心在托儿所生活。有的孩子甚至一个月、几个月也无法适应。常常不肯吃饭,不肯睡觉,也不愿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动不动就哭。这种情况固然跟孩子自身的气质有一定关系,但有些情况若能注意避免的话,可能会使婴儿较快地顺应新的环境。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选择入托的年龄一般保育员都喜欢孩子早点入托,不要到8、9个月或1岁以后才入托。
触各种人、各种刺激。婴儿形成的依恋可以是多重性的,即既依恋母亲,也依恋家中其他人。多重依恋的婴儿和接触陌生人机会多的婴儿一般不怕生。有位母亲总喜欢把婴儿关在家里,到8、9个月时,孩子见到陌生人就哭叫。后来母亲索性把童车搬到楼梯口,让他能看到上上下下的人。几周以后,孩子见谁都不怕生了。有人曾对54名初做母亲的人和她们的婴儿作了观察,了解婴儿在头3个月里,母亲为其提供的刺激量与婴儿在8个月时怯生程度的关系。观察结果是,早期接受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越多,怯生程度越小。还有人认为电视世界丰富多采、人物众多,多看电视的婴儿也少怯生。这个看法与上面的那个观察结果类似,只是看电视太多恐怕有损婴儿的视力。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除注意上述几个因素之外,入托前,母亲可让婴儿有一个逐渐认识保育员、托儿所环境的缓冲过程。一般情况下,婴儿在熟悉的环境里怯生程度和与母亲分离的焦虑会大大降低。入托后,母亲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溜进去看望孩子。这样做往往会扰乱刚静心下来的婴儿,不仅再诱引他们哭一场,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新的期待,期待母亲再在门口出现。这对一岁后已形成客体永久性(即使对象已消失,但仍确信它的存在)的婴儿来说更易如此。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