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
丹顶鹤的故乡在嫩江平原.
扎龙自然保护区即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面积约十万公顷,大部分地区为沼泽芦苇丛和草甸草原。这里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丹顶鹤等水禽栖息的理想场所,是我国最大的以丹顶鹤等鹤类及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二、三百种鸟类,其中很多是中日信鸟协定和国家保护的珍奇鸟类。保护区以鹤著称于世,我国鹤类群集于此,有丹顶鹤、灰鹤、白枕鹤、白头鹤、白鹤、蓑羽鹤等,其中,白鹤数量为世界之最,丹顶鹤为国内外罕见。这里还有属世界濒危物种的野生珍禽如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扎龙自然保护区面积辽阔,河道纵横,芦苇丛生,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特征明显。每年四五月,几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遮天蔽地,蔚为壮观。每当暮春仲夏,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水浮莲、茭角等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游人徜徉在北国水乡,欣赏着野生珍禽自由遨游,尤其当鹤从芦苇坡上飞过时,就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鹤羽毛洁白,姿态高雅,自古以来就是高洁高雅的象征。古人以鹤为仙禽,有“鹤寿”之说。《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唐王建《闲说》诗:“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与“鹤寿”齐名,还有“鹤驾”之说,谓仙人驾鹤升天,吴融《和皮博士赴京观中修灵斋》诗:“鹤驾已从烟际下”。耿伟《游钟山紫芝观》:“鹤驾何处去,游人自不逢。”另有“鹤书”之说,书名体,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刘长卿《酬奏策》诗:“鹤书犹未至,哪出白云来”。甚至就连佛教中也有“鹤林”之说,谓佛入灭之处所,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去。”鹤在国人眼里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被赋予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鹤城宾馆驱车到扎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鹤楼。楼前所雕鹤的造型,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一楼标本室,正厅是制作精美的“中国扎龙自然景观”,蓝天白云下,微风吹动芦苇丛,但见双双白鹤悠悠起舞,形象十分逼真。各种鹤的标本更是千姿百态,目不暇接。在大自然的缩影里,这些保存完整的标本,使人感到无比震惊。
登上望鹤楼,极目烟波浩淼处,水天一色,草甸沁绿,令人心旷神怡。只只白鹤在广阔无垠的芦苇沼泽地飞起飞落,那远处的白色精灵,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吸引着游人走向芦苇丛深处,追逐好奇与神秘……
沿着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就见成群的鹤翩飞起落,不时传来响亮的鹤鸣。当游人走近,所到之处,鹤声厉厉。据《风土记》记载:“鹤性机警,八月,白露降,流在叶上,滴滴有声,即高鸣相警,徒所宿处,因称‘鹤警’”。真是“虫疑之理有殊,鹤警之听可比”。鹤虽惊警,但并不惧怕游人。进到鹤的领地,鹤是主人。沼泽地很难行走,小心翼翼踩着草,稍不留神,脚就会陷进沼泽里。游人逗鹤,与鹤合影留念。有的鹤被逗急了,于是追逐游人,吓得游人四处躲避,弄得浑身黑泥,别有一番乐趣。
丹顶鹤是鹤中最出色的一种,体长约一米以上,体羽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暗褐,顶红色。黑龙江及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为主产区,此区现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这里也是丹顶鹤的故乡。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8/21/ba***********_short_1306082109463.jpg
鹤城。
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