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达斡尔族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达斡尔族的族称族源

一、族称

“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自称。清初,达斡尔族及其居住地区被称作“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黑貂部)。康熙六年(1667年),《清圣祖实录》开始记载为“打虎儿”, 此后 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儿”、“达乌儿”等音译 出现。各种不同音译写法,都指的是达斡尔族的这一族称。

中华民国时期,当时的执政者只承认汉、满、蒙古、回、藏等民族,达斡尔族被纳入蒙 古族之内。

1949年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1956年4月,国家正式确认达斡尔族为中国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并统一书写为“达斡尔”。

二、族源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民间有许多传说,从清代道光年间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达 斡尔族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探索本民族的族源问题。在《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族源问题分列有下几种论点:隋唐年间黑水国的后人;唐代室韦部或室韦部中某一部(达(女户))的后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宋元年间塔塔儿部或其中的“白鞑靼”的后人;与蒙古族同源。

中外史学家及本民族学者对于达斡尔族族源问题的论述可归纳为:隋唐时期室韦部的遗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蒙古族的分支等。

持室韦部遗人观点者认为,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分布在黑龙江以北及精奇里江河谷,是隋唐时期室韦部分部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此推断达斡尔族与隋唐时期的室韦某些部落有渊源关系。

持契丹后裔说者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迁到黑龙江以北地区。主要论据是:契丹族的历史变迁与达斡尔族的历史传说相吻合;契丹语与达斡尔语有很多相同词汇;其生产生活方式较为接近,如定居、从事农牧猎渔等各种生产、能 建造房屋、修筑城堡和制作大轮车等,习俗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凿冰捕鱼、放鹰捕猎、击曲棍球等,达斡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契丹人的传统习惯。史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论据也比较充分。

持蒙古分支观点者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尤其是《蒙古秘史》中的一些古老词汇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而在达斡尔语中仍然保 留着,因此达斡尔人应是蒙古的一个分支。

对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尚未统一定论,有待于学术界继续研究探讨和考证。

达斡尔族的民族语言

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语中有许多与蒙古语族语言,特别是蒙古语相同的语言成分和特征,又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有某些同源成分或语词借用,因此,关于达斡尔语的系属问题,过去曾有不同的看法。经过语言学工作者们的多次调查和深入研究,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同源,在语音或语义上有一定的变化,但保持对应的词占调查搜集词汇的50%以上,而与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词汇相同相近的只有5%左右。同时,达斡尔 语也具有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在达斡尔语与蒙古语的同源词比较中,音、义完全相同的词为数较少,而绝大部分同源词在语音和词义方面有着错综复杂的差异和不同。在同源词中 ,有一部分词由于在语音方面发生了增音、减音、转化及换位而使语音差异较大。因此,确定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的语言。

达斡尔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在对《蒙古秘史》的语言研究中,发现达斡尔语与13世纪 的蒙古语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宽阔,古蒙古语和达 斡尔语为“阿乌”;他,古蒙古语和达斡尔语为“印” ;多,古蒙古语和达斡尔语为“巴然”。达斡尔语与古蒙古语的这种相同相近的关系,表明达斡尔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许多 达斡尔语词汇与古蒙古语以及现代蒙古语词汇的不同之处,亦表明达斡尔语已从古代的语言得到了变化和发展。

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反映达斡尔族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的独特的词汇,特别是在狩猎、渔业、畜牧业、农业、烟草业,以及野 生动植物方面的词汇,更为详细。例如,对于牛的性别和年龄的名词有:“胡库如”,牛 ;“ 乌涅”,母牛;“巴格”,种公牛;“托库力”,牛犊;“额日格勒”,公牛;“依腾”,二岁牛;“刮农”,三岁牛;“管今”,三岁母牛等。对于马的毛色的叫法有20多种。达 斡尔语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词汇。这些借词包括由汉语、满洲通古斯语和其他语言而来的借词。就汉语借词来说,也有早期借词和近期借词之分。少数汉语借词已 经融 入达斡尔语之中,甚至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了,像清明节的寒食,达斡尔语为“寒希” ,饺子的扁食,达斡尔语为“扁西”,落花生,达斡尔语为“落库山”等。一些近期借词, 有着与汉语很对应的语音,像砂糖和泛指所有糖,达斡尔语为“撒腾”。皮箱,达斡尔语为 “(皮(王仓)”等。达斡尔语也有一些从满洲通古斯语中的 借词,像满洲语兵为“绰哦哈”,达斡尔语为“绰阿戈”。满洲语大臣为“阿莫班”,达斡 尔语为“安本”,满洲语上奏为“卧西莫布”,达斡尔语为“卧新布”。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达斡尔族在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

达斡尔族服饰近似蒙古族。包含以面食为主,喜食肉、奶。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禁止通婚。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按传统习惯,男方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永远幸福美满。

丧俗实行棺殓土葬,死者的儿女要带孝、服孝。过去还有男人死后杀马、女人死后杀牛殉葬的习俗。

尊敬长老,互助,好客,是达斡尔族人民的良好传统风尚。

达斡尔族宗教观念比较淡薄,过去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