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線譜
五線譜由五條粗幼相同和長短的橫線所組成,稱為『譜表』(stave or staff) 。這五條線由下至上分別稱為第一至第五線,兩線之間稱為『間』(space),共有四個。在每條線或間上均可記錄一個音,共九個,而這些音的名稱及音高則由『譜號』(clef)決定。當要記錄這九個音以外的音時,一些很短而互不相連的附加線 (ledger line) 來表示。
(2) 譜號
譜號有三種: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及中音譜號。而最常見的是高音及低音譜號。
綜合五線譜及譜號,在樂譜上的音便有固定的音名及音高了。
除基本音高外,仍有加了臨時記號 (accidentals) 的變音。
常見的臨時記號有三種:
(1)升號 (sharp) -將基本音高升高半音
(2)降號 (flat) -將基本音高降低半音
(3)還原號 (natural) -將已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為原基本音高
(3) 調號
通常是指調式的音高位置,或指調式中"do"的音高位置。在五線譜中,調號是標記在譜號的右端的。而調號可由無升降號至最多七個升號或降號所組成。
(i) 升號的調號包括:
要識別升號調,只需從最後一個升號往上數一個音。那個音高便是樂曲的"do"的位置。
(ii) 降號的調號包括:
要識別降號調,只需從最後一個降號往下數四個音。若降號出現兩個或以上,尾二的那個音便是"do"的位置。
(4) 拍號
在樂譜上,"音符" (note) 是用來記錄不同的長度關係的音符;"休止符" (rests) 則用來記錄不同的長度的靜止的時刻。而每個音符仍有相對的休止符。
詳見
http://home4u.hongkong.com/_H4U/education/university/vtcchoir/learn.html
http://www.omda.org.hk/Music/Introduction_to_pitch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