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最小的国家?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美洲最小的国家:国名: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面积:17.6万平方公里

一、乌拉圭概况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东岸,东北与巴西接壤,西南和阿根廷为邻,东南濒临大西洋,是南美洲最小的国家,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的海滨胜地埃斯特角开始了多边贸易谈判,使这个人口仅317万、面积最小的南美洲国家名声大噪。

乌拉圭的国土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山东省大16%,而人口只有山东的3.6%,但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主要河流有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和内格罗河。拉普拉塔河可供海轮航行,直通欧洲和北美。

首都蒙得维的亚,人口近1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3%,是乌拉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得维的亚集中了全国3/4的制造业企业,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和深水港,外贸进出口的90%通过该市进行。该国城市人口约占83%,欧洲人后裔(西班牙和意大利)占90%。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南部5个省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2%,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66%。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现任总统是胡里奥桑吉内蒂(Julio Sanguinetti),任期5年(1994年11月起)。现任农渔部长卡洛斯加斯帕里(Carlos Gasparri)。

1993年乌拉圭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如下:农林渔业占26.6%,矿业0.5%,制造业15.3%,建筑业5.3%,电、煤气、水4.1%,交通邮电4.7%,商业金融26.5%。据最新统计资料,1990-1994年,乌拉圭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9%、2.9%、7.7%、1.5%和4.6%。同一时期,外贸出口由16.93亿美元上升到19.13亿美元,进口从12.81亿美元增加到25.085亿美元。1994年公共外债6.12亿美元,外汇储备9.1亿美元。

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乌拉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开放程度都不如亚洲的“四小龙”。虽然乌拉圭在成人识字率、政治稳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比一般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好,然而近几十年来,乌拉圭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主要表现是生产率低,失业率高,外债沉重,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负债国”。乌拉圭经济增长缓慢,20多年里,通货膨胀率一直在60%的高水平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资料,1950-1973年,乌拉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0.2%,973-1981年上升到3.3%,但1981-1993年出现了负增长,为-0.1%。世界银行估计,乌拉圭1965-1991年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近十多年来,乌拉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宏观环境有所改善,进入90年代,国家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991、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9%和7.4%,为近十年所罕见。1993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830美元,虽仍处于中上收入国家的范畴,但已大大落后于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乌拉圭的货币是比索(peso),1995年11月的官方汇率为6.9比索兑换1美元。

是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东岸,东北与巴西接壤,西南和阿根廷为邻,东南濒临大西洋,是南美洲最小的国家,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的海滨胜地埃斯特角开始了多边贸易谈判,使这个人口仅317万、面积最小的南美洲国家名声大噪。

乌拉圭的国土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山东省大16%,而人口只有山东的3.6%,但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主要河流有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和内格罗河。拉普拉塔河可供海轮航行,直通欧洲和北美。

首都蒙得维的亚,人口近1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3%,是乌拉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得维的亚集中了全国3/4的制造业企业,有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和深水港,外贸进出口的90%通过该市进行。该国城市人口约占83%,欧洲人后裔(西班牙和意大利)占90%。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南部5个省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2%,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66%。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现任总统是胡里奥桑吉内蒂(Julio Sanguinetti),任期5年(1994年11月起)。现任农渔部长卡洛斯加斯帕里(Carlos Gasparri)。

1993年乌拉圭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如下:农林渔业占26.6%,矿业0.5%,制造业15.3%,建筑业5.3%,电、煤气、水4.1%,交通邮电4.7%,商业金融26.5%。据最新统计资料,1990-1994年,乌拉圭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9%、2.9%、7.7%、1.5%和4.6%。同一时期,外贸出口由16.93亿美元上升到19.13亿美元,进口从12.81亿美元增加到25.085亿美元。1994年公共外债6.12亿美元,外汇储备9.1亿美元。

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乌拉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开放程度都不如亚洲的“四小龙”。虽然乌拉圭在成人识字率、政治稳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比一般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好,然而近几十年来,乌拉圭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主要表现是生产率低,失业率高,外债沉重,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负债国”。乌拉圭经济增长缓慢,20多年里,通货膨胀率一直在60%的高水平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资料,1950-1973年,乌拉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0.2%,973-1981年上升到3.3%,但1981-1993年出现了负增长,为-0.1%。世界银行估计,乌拉圭1965-1991年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近十多年来,乌拉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宏观环境有所改善,进入90年代,国家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991、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9%和7.4%,为近十年所罕见。1993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830美元,虽仍处于中上收入国家的范畴,但已大大落后于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乌拉圭的货币是比索(peso),1995年11月的官方汇率为6.9比索兑换1美元。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