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是反对无端的暴力、压迫,伤害,恐怖,但伊斯兰面对侵略压迫的时候是有勇气反抗的,恐怖是西方人强加给穆斯林的。我想您的提问是注意到了巴以对战的不同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对比,有些事情是个人行为,也有借助穆斯林的信仰而图谋政治目的的。您可以看看我推荐给您的网站,您会了解和理解的
伊斯兰教简介
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英文写作 Islam。这是一个顺从真主安拉胡、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伊斯兰教喜爱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据统计,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总数约在十亿人,仅次于基督教徒的人数。有迹象表明,伊斯兰教徒人数有在几年以后超过基督教徒人数的趋势。其中有很多基督教徒在接触、深入研究了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后自然会归信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科学的宗教,它鼓励人们通过真科学对宇宙、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从而使信仰更加坚固。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说:“学者的墨汁浓于烈士的鲜血。”就是让穆斯林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不盲从、不迷信。因为伊斯兰是光明的、从真主降下的正教,它是科学的、充满真理的,盲从和迷信不会认识它,只会损害它(请参阅伊斯兰教的信仰)。
伊斯兰教主张和平,主张对人应有慈爱之心。真主说:“你当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搬弄是非者。” (古兰经28章77节,马坚译本)按教法规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应该向穷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伊斯兰教法严格,对于一个穆斯林,他口中吐了脏字儿就应该向主做忏悔,在背后谈论别人就是干罪,不力行五功、饮酒既是大罪了,更不要提无故伤人、杀人了。真正的穆斯林都是敬畏真主、遵纪守法的人。
伊斯兰教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逊尼派为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我国也是逊尼派;什叶派的大国为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阿里巴巴及其直系后裔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承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一、承认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是真主派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全知、全能、无求、永活、无形似、无方位、无如何、无朝向、无体等德行的。
伊斯兰教的历史有1400余年,在我国有1300余年。我国的伊斯兰教一般认为是在唐朝永徽二年(公历651年)从阿拉伯传入。那时伊斯兰光明的时期,距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很近的光阴传过来的正教。中国的穆斯林走的是艾赫里笋乃台者吗尔台的道路即:符合圣行的大众的道路。它被称作盖低目,即古老的、保守、守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中国的逊尼派一直保持着1300年前的伊斯兰传统,不敢加以改变,因此也就保证了我们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纯洁和正统。举例说我们中国穆斯林的洗浴方法、洗浴中的细节规矩和祈祷词(杜阿一)、礼拜方法、殡礼仪式、礼拜中祈祷词的念法诸如晨礼、晡礼后的欧拉代等都遵经而行,非常之古老,在一些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都不再讲求。有时候想想,在一千四百多年后,我们仍能按当初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一样的方式作大、小净,进行礼拜,心里就自然会有一种甜美的感觉了。
作为中国的穆斯林,我们应该依托真主把正教、在中国流传了1300多年的光明的伊斯兰不加改变的继续流传下去。不加改变是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前面指出了我们的伊斯兰信仰起自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很近的光阴,而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越近的就是越未加改动的、越符合伊斯兰本原思想的。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感赞真主安拉胡对中国伊斯兰教的佑助。
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它不专属于某一民族。真主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古兰经21章107节,马坚译本)就以我国而论,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主要分布在十个民族。它们是:回、维吾尔、塔塔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东乡、保安和撒拉族。其它民族中比如汉、蒙、藏等也有伊斯兰教徒。因为回族遍布于中国各地,并大多与汉族杂居,很多人认为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既是回族,凡回族既是伊斯兰教徒,这是不正确的。有一些非穆斯林的回族相信无神论、有些赌博、酗酒、吃非法的食品、打架斗殴,他们怎么能代表伊斯兰教呢?另外,伊斯兰教规定对人要厚养薄葬,而现在有些人受到封建迷信和唯物拜金主义的思想影响,讲排场、大办丧事、穿大孝,败坏了伊斯兰教的形象。大家应该知道,这些都是违反教规、教法的,有些甚至是干罪的行为。
伊斯兰教的信仰由“信仰构成”、“信仰价值”、“信仰建设”三部分组成。
1.信仰构成
伊斯兰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总纲,学者们将它概括为“内心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的统一形式。伊斯兰教的信仰要求信士“信仰真主”并能够“付诸实践”。也就是说,伊斯兰教的信仰由“理性信仰”和“有效实践”两部分组成,即伊斯兰要求每一个信仰者信仰真主独一,并能够做到社会行为端正,这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本质。仅仅信仰而不身体力行就不符合伊斯兰的要求,在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础上付诸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办事公正;②积极为善;③具有敬畏心理。伊斯兰教的信仰由六要素构成:
1.1信仰真主。即信仰真主的独一性。这是伊斯兰六大信仰的核心。伊斯兰教认为“认主独一”的信念由来已久,它强调主宰的至高无上唯一独尊不可亵渎和冒犯。历代先知都认定并宣传这一信仰,这一信仰使得信徒从无信仰到有信仰,确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忠心地服务。
1.2相信天使(天仙),伊斯兰教认为,天使是从无上的光明中被创造出的一种妙体,无性别之分,纯洁无邪。他们是不折不扣地服从真主命令的、足以使人们效仿的一种理想群体,因而天使便成为人们坚定的服从真主命令和完善自我的优秀楷模。天使数目繁多,但各司其职。正因为天使绝对遵从真主命令,并管理自然界和人间事务,具有“绝对高尚”的属性,因而使穆斯林自然产生效仿天使和自我约束意识,并养成自律品格以及力行主命的精神,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社会尽职尽责。
1.3相信真主降示的诸经典。作为穆斯林必须承认历史的延续性,相信真主为了引导世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曾经降示的多部经典。比如降示给穆萨圣人的《旧约》,尔萨圣人的《新约》等。降示给穆圣《古兰经》承袭了上述经典,包罗了历代经典的精华,无疑是更加尽善的经典。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它对于穆斯林而言,是穆斯林行为的指南,团结的纽带,宗教真理的体现。
1.4相信历代使者。“使者”就是有明证和教律、负有真主委以专门使命的人。作为一个穆斯林,必须信仰穆罕默德是安拉派遣给世人的一位使者,并为他降示了引导人类的《古兰经》。同时,还要信仰安拉在穆圣以前所派遣的各位使者(圣人)。其中直接领受真主的启示的人就是“先知”。伊斯兰教认为,使者和先知就是人〔1〕,不是崇拜对象。他们都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都奉主命行事,且一脉相承。他们共同的使命就是向人类“传警告、报喜讯”,信奉独一主宰,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告戒人们遵循正道、行善戒恶善者报以乐园,恶者将惩以火狱。因果修因,使人们的行为趋于行善、积德。
1.5相信后世。伊斯兰教认为: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有一天全部毁灭。然后安位使一切生命复活,即复活日来临。 《古兰经》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六节:“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将终朽坏。只有你的具有庄严和尊贵的主的本然长存。”又说:“的确,你们在复生日将被复活”。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复返于原始的肉体,奉安拉的命令而复活,并接受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地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相信后世可以制约人们今生的行为。1.6相信前定。伊斯兰教认为,时间万物皆由真主“前定”——定然、定律。这种定律是人们的意志不可违抗的。那么,明智的人应该顺其前定,自负其责。相信前定可以使信仰者永远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和遇事不惊、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们摆脱内心的怯懦、苦恼,激发穆斯林的上进心。
2.信仰价值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信仰是人们超出物质追求之上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天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信仰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包含着善良崇高人格模式的设计。有信仰与没有信仰是不一样的,《古兰经》云:“你说:‘盲人与非盲人是一样的吗?黑暗与光明是一样的吗?’”〔1〕。信仰会给人格以一种认可,一种认定,或者给予一种设计、一种倡导。当代穆斯林应经常用“立足伊斯兰教信仰,以信仰真主为核心,努力和社会主义文明相契合,以爱国爱教为原则”的道德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这不仅是对现代穆斯林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穆斯林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尺。那么,穆斯林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什么呢?从伊斯兰教道德范畴来看,它包括美德、道德、行为和礼节。仅就美德类而言,就有13页之多:修身、自洁、善行、敬畏、忍耐、宽恕、诚实、公正、排解纠纷、互助合作、利他、言语优美、结交好人、重视礼节。这些美德构成了穆斯林道德规范,而且无不与社会文明要求相吻合。信仰作为一种人生观的存在,也必然蕴涵着对社会发展方向、发展状况的一种合乎自身价值追求的哲学反省。信仰支柱一旦形成,人们就会把它当作人生坐标。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适应于任何社会,其道德思想中所包含的社会调控功能是不能忽视的。伊斯兰教非常重视道德思想的培养,并将道德品行的修养列为教义思想体系的三大要素之一(信仰、功修、道德)。《古兰经》云: “你们是为世人被产生出的最优秀的民族”〔1〕,穆圣说:“我的使命就是为了完美人类的道德。”这说明伊斯兰教的使命就在于树立人类的道德规范,唤醒人类的内心良知,提高人类的思想品德。这说明伊斯兰教的使命就在于树立人类的道德规范,唤醒人类的内心良知,提高人类的思想品德素质,造就社会需要优秀人类群体。比如《古兰经》中的“六应当”即应当只崇拜真主、应当善待父母、应当服侍年迈老母、应当周济近亲及贫困者、应当实践诺言、应当称足分量,这些包含了道德理念和精神的信仰思想,不但形成穆斯林为人处世的准则,而且也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