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花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明皇杂录》)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花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元朝诗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铁崖集》)就是咏及玄宗与杨贵妃的宠物白鹦鹉的。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分阝)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唐国史补》卷上)杜牧《过华清宫》诗云: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关,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
就是咏岭南贡荔之事,后世岭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据说得名于此。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
杨贵妃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于华清宫,玄宗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适广东南海进荔枝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是以女人写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在诗词中反映杨贵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
就是咏贵妃放事。至于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旅”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唱。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在戏剧中演杨贵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
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杨玉环(719—756年),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世称杨贵妃。
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大唐开元盛世中度过,她天生丽质,自幼学文习舞,颖慧卓绝,“性智慧,谙音律,明经史”。开元二十二年(734年),16岁的杨玉环被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幸骊山温泉宫初见杨玉环,为其美貌所倾倒,于是度为太真宫女道士。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叫杨玉环为“娘子”,实居后位。
杨玉环不仅美貌绝伦,而且多才多艺,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她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她有很高的舞蹈技艺:“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她演奏琵琶“音韵凄清,飘如云外,而诸王贵族自虢国以下,竟为贵妃琵琶弟子,每受曲毕,皆广大进献”;
她是一个击罄高手,演奏时“拊搏之音冷冷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
她写的诗词文笔酣畅,才华横溢,现《全唐诗》仅存一首: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玉环以其美貌和才华受到多才多艺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百般赏识和宠爱,成为他人生旅途上的知音,因而发出“朕得杨贵妃,如获至宝也”的感慨。
唐玄宗李隆基是真爱杨贵妃的:贵妃喜吃荔枝,他命人骑马疾驰南方,星夜兼程,为她采摘;贵妃患有牙疾,他赐以玉鱼儿含在口中疗治。于是爱过了头:贵妃父杨玄琰被赠兵部尚书职;堂兄杨国忠升宰相职;三个姊妹被封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更为可怕的是生活的欢乐、爱情的甜蜜,使一国之君的李隆基逐渐对政事产生倦怠,以至开创开元盛世的他迎来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西蜀,行至马嵬驿时,六军不发,爱美人更爱江山的唐玄宗下诏将杨贵妃缢死,时年,杨玉环38岁。
红颜薄命的杨玉环死后,武断的文人墨客并没有放过她,“蛊君误国”,“女色乱国”,“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盆盆污水泼向了她。她真是“祸水”,“尤物”或“妖姬”吗?杨玉环不具备武则天那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品质,她从不过问政治,仅像一般女人那样追求爱情,努力享受人生的幸福。如果说要她来承担唐王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战火蔓延的社会重大责任,未免过于夸张,而且有失公允。百年以后唐末战乱,唐僖宗又像唐玄宗一样率领皇室入蜀避难,当路经马嵬驿时有感赋诗:
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
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其实唐僖宗早已代杨贵妃诉说了不平之恨了。
杨玉环的才貌和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创作题材,《长恨歌》、《贵妃醉酒》等许多诗歌、戏剧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精品.尤其是她与李隆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千古绝唱,至今成为人们真挚爱情的座右铭。
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