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重"品行", 释家重"功德", 道家重"道德"。儒家注重"修心养性",释家明心见性,道家 性命双修,儒家注重平常的文化思想方面的修炼, 释家着重静 坐、坐禅入静,道家注重内丹修炼,静中求动。...
因你问的问题是属于外在表象上的,姑且这么回答了
佛祖释迦摩尼曾说过:“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古往今来的所有圣贤都是有着高深修为的人,依据所在地点的实际环境,包括民俗,文化等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教化方式,佛家是不排斥其他教派的(邪法除外)
所有的正法其宗旨都是探求宇宙的真相,了解宇宙的规律,但也不排除某些流派的目标太低,自身就有了局限性(比如那些以修身,长寿为目标的)
不同的教派的区别就是入手的方法不一样而已,修行的方法有些差异,随着修行的深入,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的
但这种差异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得先要入门啊
所以说"三教合一"这种提法是很牵强的,其核心的最高宗旨是一致的,无所谓合,入门及初级的过程存在不同那也是正常的,也没有合的必要啊!更何况各家都有各家的特点,风格不同在精神领域也有不同,搞不懂合一有什么意义
儒释道三教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少有不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源于道家.释教起源于印度,随着向世界各地的传播,有不同的理解.儒家则于孔子密不可分,重点在研究人生后.实际上其只能是重点研究释道两家的一部分内容,其有都到之处.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法融合形成了完全与印度的不同佛教,同时三教相互借鉴,相互冲突有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儒释道三教各宣扬的教义及其在中国有三教合一的地方决非几篇文章可以概括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