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杉树的介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树种质地细密,纹理直且均匀。年轮清晰,心材和边材几乎没有差别,两者间的过渡细微难分。木色从乳白色到浅黄色,非常均匀。

铁杉的物理性质

表观密度 480kg(kg/m3)

顺纹抗压强度 46.7(MPa)

横纹抗压强度 4.5(MPa)

抗弯强度 81.1(MPa)

顺纹抗剪强度 9.2(MPa)

抗剪强度 6.5(MPa)

劈裂强度 37.5(MPa)

由于铁杉具有很好的强度、外观和加工特性,所以用途极为广泛。在建筑项目中,它常与花旗松替换使用,在轻型和重型建筑结构中都具有可靠的性能。同时,它非常适于再加工,可制成多种细木工产品。由于其均匀的色调、光泽和硬度,该树种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制作效果极为诱人的镶面板。由于它表面触摸光滑,无异味、无树脂,也用于作桑拿浴室的面板。另外,由于铁杉易于防火处理,所以经常被指定用作剧院或大型购物中心等公共建筑的面板。

铁杉树种易于加工,上漆、强度高和在使用中尺寸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用于门窗和扶梯。它即可以制成家用楼梯,也可被制成工业用伸缩梯、木线条、百叶门窗柜、厨房门和装饰前门。铁杉的再加工产品具有整齐的边线和光滑精确的轮廓线。由于具备这些特性以及耐磨,所以该木材非常适合做家俱。该树种均匀的质地、纹理和颜色使它成为指接和侧面拼接装饰件的常用选择。

铁杉树是冰河时期孑遗下来的珍贵树种,与水杉、银杏一道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现状 渐危种。本种是我国中亚热带中山山地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的优势种或残存的伴生 树种。由于林林过度砍伐,导致环境恶化,影响天然更新,目前仅有零星分布。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5-30米,胸径40-80厘米,大枝平展,枝稍下垂;树皮灰褐色,片 状脱落;1年生枝较细,叶枕之间多少被毛;冬芽卵圆形,无树脂,芽鳞宿存。叶螺旋状排 列,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线形,维管束下具一个树脂道,长1.2-2.7厘米,宽2-2.5毫米,先 端有凹缺,上面中脉凹陷,下面沿中及是有白色气孔带,有短柄。雄球花单生叶腋,花粉无 气囊;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珠鳞大于苞鳞。球果下垂,有短梗,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 5-2.7厘米,直径1.2-1.6厘米,成熟时黄褐色;种鳞楔状 、楔状方形、楔状长圆形或近圆 形,较厚,边缘较薄,微内曲;苞鳞小,不露出,倒三角状楔形或斜方形,上部边缘有细齿 ,先端二裂;种子连同种翅长7-9毫米。

地理分布 分布于安徽南部黄山,浙江西北部临安与南部龙泉、庆元、遂昌、松阳、缙云、 仙居,福建西北部崇安、泰宁与西南部上杭,江西东北部铅山与西部安福、遂川,广东北部 乳源,广西兴安、大瑶山,湖南东部酃县、桂东与南部宜章、新宁、桑植,贵州中部贵阳及 云南东南部马关、麻栗坡等地。生于海拔600-2100米地带的局部地区。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南方铁杉分布区地跨中亚热带至北热带。多数生于中山上部,气候特 点是夏凉冬寒,雨量多,云雾重,湿度大。年平均温10℃,1月平均-1℃,极端了低温-17℃ ,7月平均温23℃,极端最高温31℃;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成土坶 质 为熔结凝灰岩残积物,土壤属乌色红黄壤,pH值5.4,含有机质8.27%(据浙江遂昌分布点气 象资料)。在武夷山多与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包槲柯Lithocarpus cleistoca rpu(Seem.)Rehd.et Wils.、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Hong等针 阔混交林。在浙江遂昌九龙山多与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 Rehd.et Wils.、雷公鹅耳枥Ca rpinus viminea Wall.、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与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 imiarum Hance等树种混生。为耐阴树种,幼树阶段畏强烈日照,成年树可在林缘生长。根 系发达,抗风、抗雪压。生长慢,寿命长。花于4-5月开放,10月间球果成熟。

保护价值 为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树种,植株高大,材质坚实,耐水温,适 于作建筑、家具等用材,有一定的经济及科研价值。

保护措施 已在福建武夷山、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湖南莽山及广西猫儿山等产地建立自然 保护区。其他分布地区,建议当地林业部门采取措施,保护母树,促进更新,并繁殖栽培。

栽培要点 南方铁杉尚缺乏人工造林经验。扦插繁殖较为困难。可于春季挖掘母树下的幼苗 移栽繁殖。研究结实的生物学特性,试行人工采种,并探索种子发芽特性,育苗繁殖。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