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0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0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0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 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006年07月0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现执行7.5% 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城市信用社和现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水平同步上调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006年07月22日:此次国家再次上调至 8.5%,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短时间的上调值得细妹关注!!! )
参考资料:http://blog.eastmoney.com/user_default1.asp?page=1&dcuser_name=sunmoon&dcblog_type=%D5%FE%B2%DF%B5%BC%CF%F2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