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一种以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病因有 :急性炎症反复发作 ,鼻粘膜受到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 ,鼻中隔偏曲影响鼻腔通气引流等 ;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 ,环境因素也可引起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鼻塞和鼻涕增多 ,也可伴有鼻根部胀痛及嗅觉减退。鼻塞多为间歇性和交替性。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 ,夜间、静息、寒冷或平卧时鼻塞加重。可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 ,严重者说话时也呈闭塞性鼻音 ,有时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
治疗 :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因素 ,同时要锻炼身体 ,提高机体抵抗力 ,局部治疗可用血管收缩剂 ,如 1%氯麻液。长期大量使用血管收缩剂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药物滴鼻 ,病情可逐渐缓解。
2.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以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鼻塞较重 ,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 ,常伴有嗅觉减退 ,也可出现耳鸣。易发生慢性咽喉炎、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
治疗 :在注意全身病因治疗的同时 ,应用以下方法可解除鼻塞等症状 :<1、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早期肥厚性鼻炎。< 2、冷冻疗法。< 3、单纯下鼻甲病变粘膜切除。< 4、肥厚性粘膜连同骨质一并切除。< 5、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
3.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 :常见的鼻粘膜慢性中毒反应 ,其原因是患者长期使用市面上出售的鼻粘膜血管收缩剂 ,如鼻眼净、滴鼻净、麻黄素滴鼻剂等 ,特别是不经专科医生检查诊治 ,滥用滴鼻药而引起。
临床表现 :患者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开始感觉鼻通气效果明显 ,继续用药则感到效果不佳 ,再继续使用阻塞日益加重。
治疗 :首先停用鼻血管收缩剂滴鼻 ,改用生理盐水滴鼻。ATP40mg每日 3次 ,一般可在 3周内显效。也可用曲艾缩他滴鼻。
4.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又名臭鼻症。病因不明。临床表现 :鼻部和鼻咽部干燥 ,鼻分泌物粘稠 ,有时带血 ,咽部有异物感 ,嗅觉减退或完全丧失。患者常有鼻腔恶臭 ,但本人不知。可出现头昏、头痛 ,病变蔓延至喉部可出现嘶哑。治疗 :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治疗方法虽多 ,但无特效疗法 ,只能对症治疗。
单验方
1.鱼腥草 30g ,炒苍耳子 68g,姜豆豉 15g ,野菊花 24g ,桔梗 30g ,辛夷花 10g ,水煎服。
2.丝瓜藤近根处 30g,烧存性 ,每次 3g ,每日两次 ,水冲服。此方法适用于实证鼻渊。
外治法
1.滴鼻 :选用滴鼻净 ,葱白滴鼻液 , 25%牡丹皮液等。每天滴鼻 3~ 4次 ,每侧鼻孔 1~ 2滴。
2.吹鼻 :用冰连散 (黄连、辛夷花、冰片 )吹入鼻腔 ,每日 3~ 4次。具有清热散毒 ,芳香通窍的作用。
3.塞鼻或涂鼻 :孩儿茶 60g ,鹅不食草 30g ,冰片 15g ,共研末 ,用香油调成稠浆 ,涂鼻或塞于鼻中 ,每日 2~ 3次。
针灸
实证适用 :①针刺 :选用迎香 ,印堂 ,太阳 ,合谷 ,风池 ,曲池 ,足三里。每次 2~ 3穴 ,强刺激。②穴位注射 :取肺俞穴 ,注入鱼腥草注射液0. 5ml,通过穴位的刺激及药物的作用 ,达到消肺热 ,调肺气 ,通鼻窍的作用。
虚证适用 :①针刺 :主穴取迎香 ,百会 ,上星 ,会谷 ;配穴取攒竹 ,风池。每次取主穴配穴各一对 ,手法用补法 ,留针 10~ 15分钟 ,l天 1次 , 7~ 10天为 1疗程。②灸法 :有温经通络 ,行气活血 ,宣通鼻窍的作用。取穴颅会、前顶、迎香、上星 ,悬灸至患者觉焮热 ,局部皮肤潮红。
预防与护理
1.要求患者慎起居 ,调饮食 ,多做户外体育锻炼 ,增强抵御外邪侵袭之力。
2.积极治疗感冒及鼻腔、呼吸道的其它疾病 ,以防累及窦窍。
3.鼻渊应尽早治愈 ,以防久病伤正 ,缠绵难愈 ,甚或变生他症。
4.经常清洁鼻腔 ,去除滞留浊涕 ,保持鼻腔通畅 ,可适当做低头 ,侧头运动 ,使窦内涕液易于排出。
5.擤鼻宜以指堵住一侧鼻孔 ,擤另一侧 ,不宜采用捏住鼻翼擤鼻的方法。鼻塞甚时 ,不可强行擤鼻 ,以防涕液逆入耳窍 ,导致耳窍疾病。
6.保持工作环境空气通畅 ,工作环境粉尘多者 ,应戴口罩。
7.积极预防牙病 ,可减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