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需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作有关实验室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因素。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因此,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临床上凡遇到以下情况时,要进行全面详尽的筛选检查:
①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②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例如肢体脉搏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或明显蛋白尿等;
③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④急进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而且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因此,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现在主张对高血压患者作心血管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