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巴加湾
斯里巴加湾市是文莱的首都。在婆罗州北部,文莱湾西南角滨海平原,文莱河畔。人口 约6万,主要是马来人和华人。文莱河沿河最初有几十座水上村落,居民房屋多沿河而建,用木桩支撑于河床浅滩上,以板桥与河岸相连。至今这里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庄,有一半居民还住在架于河面支柱上的高脚木屋内,所以斯里巴加湾市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海湾浅水处生长的红树林绵延好几里地。水上的小屋、碧蓝的海水、棕红的树林,别具一番风情。中世纪时,人们称它为“和平之乡”。
斯里巴加湾市原称文莱市,1970年改为现名斯里巴加湾。是现任文莱苏丹父亲的封号,斯里为“光荣、辉煌”之意,巴加湾意为“神圣”。整座城市处处呈现出高贵、典雅、祥和的景象。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文莱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该市现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市容整齐、清洁,草木青葱,繁花似锦。交通以公路为主,海上运输通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地,文莱皇家航空公司辟有通往东南亚各国和香港等的国际航线。
斯里巴加湾市
斯里巴加湾市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17世纪被定为首都。原称文莱市,1970年10月4日,现任苏丹为昭彰其父为该镇建设所做的贡献而改为现名。斯里巴加湾是其父的封号,斯里为“光荣、辉煌”之意,巴加湾意为“神圣”。首都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5.63万。
文莱国徽系由王室标志发展而来的。呈红色,中心图案是一轮上弯的新月,表明文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从新月中心向上绘有一根棕榈树茎,茎上端伸展着双翼,象征国家的公正、繁荣与和平受到保护。双翼上端是一顶华盖和一面三角旗,象征王室。新月上用金色马来文写着文莱的国家标语:遵照真主的旨意行事。中心图案两侧绘有两只手臂,象征文莱穆斯林向真主祈求和文莱臣民对苏丹的拥护,以及政府促进人民福利、国家和平与繁荣的决心。在国徽底部绘有一条写有文莱国名的饰带。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9/02/ba***********_13060902011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