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的仁,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如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又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再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并对“五者”作了解释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他把对众人宽,对被使人惠也包括于“仁”中。
一、忠恕之道是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里仁》)这里的“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在曾子看来,孔子的全部思想用“忠恕”二字就可以加以概括。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忠”和“恕”都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忠”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7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之谓。《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杨倞《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论语•学而》)总起来说,“忠”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儒家“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各应该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应该忠心事奉君主。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注一】,如之何?”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孝兹,则忠”是说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民众就地对你尽忠竭力了。这里的“忠”主要是指臣下对君主,下属对上司要尽心竭力服务的道德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每一次交代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忠矣。”(《论语•公冶长》)这里说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国家民族的忠心。可见,儒家的“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恕”是孔子“仁”的又一方面的内容。《说文》:“恕,仁也”。朱熹解释说:“推己之谓恕”。“忠”和“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焦循引《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引贾谊《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之谓恕”。焦氏指出:“己立己达谓之忠,立人达人谓之恕。”由此看来,“忠”和“恕”的区别是:“忠”是自己内心中一种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以及由此态度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恕”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谅解别人不周或不妥之处。
儒家关于“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所厌恶的,不要施之于别人。孔子的学生仲弓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礼记•中庸》)如果人人都自觉地按照“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社会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即是说,自己所希望的,所欲求的,所要达到的某个目标,也要让别人去追求和实现,所欲与之,这是恕道的另一方面。3、絜(xiè)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要经常保持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人人的行为都符乎于恕道。《礼记•大学》解释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勿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即不要把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还说:“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作为一个有道德人,应该严于律己。应该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批评别人;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要求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儒家的“恕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恕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某些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恕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仁”的内容十分广泛,它的基本内容是“爱人”。要“爱人”,必须要具备许多优秀的品德,方能做到“爱人”。所以,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除了“忠恕”之外。还包含温、良、恭、俭、让,以及恭、宽、信、敏、惠等。“温”,对人的态度要温和;“良”,对人要讲善良;“恭”,要端庄严肃;“俭”,要讲节省、节约;“让”,要谦逊辞让。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子张再请问五者的具体内容,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儒家还把“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其中
仁是统帅作用的。孔子说:“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同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在孔子“仁”所包含的众多内容中,“忠恕”更具有它的主导性、概括性和纲领性,所以,曾子才说,孔子之道,“忠恕而已也。”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管理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才是咱们中国的精神”,并且认为它将在建立全球化的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西方有人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称为管理的“黄金法则”,可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现代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著名的命题,亦称为“恕道”。这个命题是从人性本善这一人性假设出发的。它要求每一人要用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以此去处理人与人的感情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在这个命题中,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概念,即“所欲”与“所恶”。从人的个人主体出发而体念到的人的全部心灵活动和行为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这两个东西,也是整个人类主体所能共同感悟到的。“己所不欲”、“施诸己而不愿”,是“所恶”;它的反面就是“所欲”,亦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命题亦称为“忠”。管子说:“非其所欲,勿施於人,仁也。”(《管子•小问》)相反,“所欲与之聚之”(《孟子•离娄上》),亦是“仁”。所以,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命题中,体现着人类伟大的爱。
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在注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引《韩诗外传》的话之后说:“则己所欲,必当施诸人”。(见刘宝楠《论语正义•颜渊第十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所欲,必当施诸人”,都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在回答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的提问时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对“仁”和“圣”这两个概念严格加以区别,认为“圣”高于“仁”。刘宝楠解释说:“仁”和“圣”共通的地方“皆推心之恕,以长养万物”,不同的是“仁”的德泽范围较窄,圣的“德”泽较广大。“仁训爱,圣训通,并见《说文》,为最初之谊。通之为言无疑滞也,无阻碍也。是故通乎天地、阴阳、柔刚之道,而后可以事天察地,通乎人仁义之道,而后可以成己以成物。若我於理义有未能明晓,我於人有未能格被,是即我之疑滞阻碍,而有所不通矣。如此者以之自治,则行事乖戾;以之治人,则多所拂逆。”“博施济众,无一人不遂其欲”,“广施恩惠,言君无私,德能遍及”于大众,“仁道大成”,就称为“圣”。所以“圣”高于“仁”。所以,不论是仁人还是圣人,必须是“则己所欲,必当施诸人”,必须广恩博施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