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币?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是如何规定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这就明白无误地规定了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根据本法的规定,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①人民币是法偿性货币。这就是说,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私债务,均以人民币进行支付,任何债权人在任何时候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

②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发行货币或发行变相货币。

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国家禁止发行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或变相货币,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私自买卖。

④人民币是信用货币。国家发行人民币是通过国家信贷程序发行的。同时,人民币的发行是以国家信用和相应的商品物资作保证的。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

参考资料:网络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