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笔记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6-09-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思想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特有的观念。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有思想的人,不仅自己有思想,而且他的思想要对他所带的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写到这里,不禁自问,我是有思想的老师吗?热热闹闹的幼儿园里,与孩子们在一起,我都在想些什么呢?

记得两年前我参加在南京举办的《xx全国第四届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时成尚荣教授说过:“教师的最高职业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

一个班,30多个小朋友,就是30多片不同的叶子。今年,接到的小班,孩子们都很活泼,他们不停的追逐、打闹;或者不停的哭泣,不适应幼儿园;还有一些则总是不停跟着我,不停的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当我表扬其他小朋友时候,他马上就跳出来:“老师,你喜欢我吗?我棒不棒?”有几个根本就在小椅子上坐也做不住。就连一些家长都担心地问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吵吵闹闹的一天让人无力,但是,我对自己说,这就是孩子啊,天性啊。

孩子本来就该如此,他们满心欢喜的来到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在人群中追逐,嬉戏。他们各有特点,有的喜欢安静的看书、画画,有的则总是兴奋的蹦上跳下?当我们真正认识他们、走近他们,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就是天生的自由者、探究者、游戏者。毕加索曾说:“我愿意花一生的时间向孩子学习怎么画画。”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孩子被怀疑有多动症,一个母亲,在跑了多家医院无果的情况下,在一位教育者的建议下把他带到了一个舞蹈房,在与舞蹈老师接触了一会后,舞蹈老师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孩子根本没有什么问题,他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蹈家。后来这个孩子成了美国众多明星的编舞老师。

“乖”与“不乖”是相对而言的,《按天性培养孩子》中提到,孩子就是一颗颗不同的种子,他是桃树种子,他是苹果树种子,你不能按种苹果树的方法种桃树,也不能按种桃树的方法种苹果树,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他们的本性,确定他们的不同状况,然后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

当我们真正认识了教育的这个特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可以被理解,被宽容被接受。

发现孩子的本性,发现孩子的需要,然后带领他们快乐地成长。这不是我们教师的工作吗?

在草地上打滚、做泥饼、玩面团、找蚂蚁、捡树叶……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愉快的事情,虽然所谓的“批评”在所难免,但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色调应该是快乐。带领着孩子们在尽兴的玩耍中认识世界,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启迪情感,为孩子今后完善的人格建立准备。

突然想起了最近比较红的“小周立波”,我们的周围,很多孩子都被“教育”得那样“头头是道”、“人小鬼大”,一个孩子连最起码的天真都没有了,那还会有什么?

尊重孩子的天性,向孩子学习。这是我的一点小小的观点。

希望本文《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笔记能帮到你。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