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是攀登成功的梯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6-09-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让孩子顺利成长,并能在不远的将来收获成功,是每个家长的目标和期望。而对孩子而言,成功可是需要艰难奋斗的。现在对孩子进行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就是为孩子搭建攀登成功的长梯。让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有较好的智力和能力,以及应有的心理素质。

对孩子进行思维的训练,早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家长很难长期坚持,以及方法上的得当。以下是我孩子小时候的训练题目选摘,分享给大家举一反三之用。 ——陡势横桥

一、思维训练题目

01:方格填数

如图,上、下方格,各有规律。请找到他们的规律,把适合的数字填入最右边的“?”号处。

02:事有巧合

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为了训练同学们的心算能力,就在黑板上写了个数。老师先让小明把这个数用6除,再把商加上35。聪明的小明很快就心算出结果。

这时,老师发现同学张虎上课溜号,没注意听讲,就提问张虎来回答问题。张虎的确没好好听讲,他把那个数用6去乘,再减去35,完全和老师的要求相反。

可是,当张虎报出结果时,老师竟点头表示正确。原来小明和张虎心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个什么数呢?

03:谁是主犯?

四名犯罪嫌疑犯同时落网,但他们都只是承认参与了犯罪行为,不承认自己是主犯。在警察审问记录里,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甲说:丙是主犯,每次都是他负责。

乙说:我不是主犯。

丙说:我也不是主犯。

丁说:甲说得对。

从警察审问记录里,还知道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其余的3人都说了假话。现在问,谁是主犯?

二、思维训练过程

01:填数方格

先看上边的方格,每向右边过一格,就在前一格的数,加上2、3、4、5。即:

4+2=6

6+3=9

9+4=13

13+5=18

再看下边的方格,也是每向右边过一格,就在前一格的数,加上3、5、7、9。即:

7+3=10

10+5=15

15+7=22

22+9=31

结果:在最右边的上方格填18,下方格填31。你看出来了吗?

02:巧合根源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必有巧合的原因。已知小明和张虎心算出的结果相等,就可列个方程来解。设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是x,则:

x÷6+35 ﹦x×6-35

解出:x=12

原来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12,所以小明和张虎在回答老师问题时,都回答出37来,碰巧出了同样的结果。哈哈,至少,这便宜了张虎,少了一次挨批出丑。

同学们可别学张虎哟,因为如果不是遇到“碰巧的事儿”,你就会当众出丑的啦。

03:推理判断找出主犯

找出主犯的关键是“一个人说了真话”。

仔细阅读甲、乙、丙、丁的回答,你会发现甲和丁的回答一致,而真话只有一个,所以甲、丁说的都是假话;既然甲、丁说的是假话,说明丙不是主犯,这样,乙就是主犯了;也说明只有丙说的是真话。

结论:乙是主犯了。

希望本文思维训练是攀登成功的梯能帮到你。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