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报道,美团最快将于今年9月份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寻求港股IPO,届时美团的估值将达到600亿美元,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上周已去香港与相关投行会面,商讨具体的IPO事宜。美团曾于2017年10月获得40亿美金融资,当时估值300亿美元,是全球估值第四大的创业公司。
2018年以来,美团将要IPO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3月份有消息称,美团正在讨论IPO事项,计划最早于2018年年内在香港IPO,估值为600~800亿美元;4月份有投资人称,美团点评正考虑启动新一轮30亿美元的私募融资,估值约400亿美元,上市时间无限期推迟;随后的5月,美团又被传出将IPO提上日程,但美团点评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IPO计划,预计两年后启动。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美团的GMV(成交总额)达到了3613亿元(约合57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0%,其整体收入为342亿元(约54亿美元),该数据与2016年相比,整体翻了一番,是目前排在阿里巴巴和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
今年4月初,美团以2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中国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单车,在新业务打车市场上,美团今年也是火力全开进行高成本投入。虽说美团目前在上海和南京的打车市场上已经占据了近20%的市场份额,但其为了给用户提供折扣和向司机提供补贴,投入了庞大的费用支出,而随着美团在更多城市推出打车服务,其高昂成本的支出运营还将继续。
相比于竞争对手滴滴的上市需求,美团的上市需求显得更加迫切。经过此前的几番大额融资,美团想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再获得大体量的融资已经不太可能,但无论是其起家的外卖业务还是新开展的打车业务,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美团现在急需要钱。
在外卖领域,除了新晋对手滴滴,美团的对手还有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在旅行住宿方面,美团的对手有百度旗下的携程;而在出行领域,美团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行业老大滴滴出行。据悉,在IPO交易中寻800亿美元估值的滴滴,已经对美团发起了全面反击,不仅推出了食品快递服务,还推出了自己的单车租赁平台。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在各领域的市场份额,美团势必还将加大成本支出力度。
尽管强敌环伺,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美团谋求上市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因为从去年开始,美团外卖的亏损状况在逐渐转好,除了外卖和打车业务之外,美团的其他业务总体来说是盈利状态,这为美团提供了好的上市机会。此外,美团收购摩拜单车也可以看做是美团提升自身估值的一种方式,如果把抵押摩拜作为优质动产的话,美团或许还可以在一级市场上进行反复融资。
继小米、滴滴之后,美团也选择了在香港上市。自今年4月24日港交所公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以来,国内不少新经济公司选择赴港IPO,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港交所4月份公布的新规政策,为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扫清了制度障碍;二是港股市场有着完善的市场监管、优质的投资标的和丰富的衍生品工具,其中支持T+0、无涨跌幅、做多或做空等灵活多样的交易规则,让其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三是有些行业在经历了海外上市难,在国内又受限于监管政策,A股上市也是步履维艰之后,只能选择“曲线救国”赴港上市。
在国银小编看来,尽管美团可以利用此次IPO所得融资扩大旗下服务业务(如打车服务等),但其上市风险依旧存在,因为比美团估值更高的滴滴也在寻求上市,如果美团无法将其打车业务单独拆分出来,滴滴面对正向竞争对手,不排除其会采用做空的方式打压美团,所以美团如果成功上市,其在出行领域还需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