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专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缓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及病理迄今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眼内的小梁网、苏林氏管或房水静脉出现变性或硬化,导致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增加。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中晚期时,方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休息后可自行消失,故易被误认为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整个病程外眼无明显变化,仅在晚期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青光眼如何早发现早诊断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青光眼如何治疗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