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
鼻出血,医学上称之为鼻衄,通常是指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血管破裂而致的鼻流血,发生于各种年龄,不同时间和季节,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轻者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1.鼻出血的易发因素(1)创伤(2)鼻腔病变(3)全身疾病
2.鼻出血的辨认和处理
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一般局部原因(如创伤、鼻腔病变)引起的鼻出血常表现为一侧鼻出血,而全身性原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同时出血或交替出血,同时鼻出血也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病人所表现的一个症状。小量的鼻出血常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大多可自行停止、不治而愈。大量的鼻出血通常呈流水状,源源不断,有时很不易控制,必须给以紧急处理。
3.鼻出血时的一般处理
鼻出血时要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保护病人的衣服,以免被血污染。如果出血量多或杯疑病人出现休克时(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可取去枕头,采取平卧位或平卧头低位,并立即呼叫120。同时仔细观察呼吸、脉搏的变化,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
4.鼻出血时勿紧张
当出血较多时,病人往往比较紧张,但作为病人的家属,千万不能紧张,否则会加剧病人的恐惧。要安抚病人,应陪伴在病人身旁,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指导病人做呼吸(缓慢而深的呼吸,吸气动作尽量要慢,最好能持续3秒以上,直至无法再吸气后再缓慢地呼气),以充分放松自己。
5.鼻出血时要及时吐气因为鼻出血时,血液可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所以要指导病人把流入口在的血液尽量吐出。勿让病人将血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病人误吸呼入吸道而引起窒息。
指压止血法
鼻中隔前部少量出血者或偶尔一次出血,量不多,可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两侧鼻翼,压迫5—10分钟,指压期间也可在病人的前额、后颈用冷毛巾或冷水袋或冰袋冷敷,以促进血管收缩,减轻鼻出血。
鼻腔填塞止血法
当病人鼻出血较多,在准备去医院的同时,也可采取鼻腔填塞止血法。将卷紧的纱布条或棉花条轻轻填塞住病人的前鼻孔和后鼻孔,并用示指和拇指紧捏两鼻翼,以压迫止血。在放入纱布或棉花条时,要注意让纱布条或棉花条露在外面少许,以便取出。
到医院看医生
还有一点值得强调,鼻出血的病人经过上述各种方法处理后,即使出血已经止住,也应到医院找耳鼻科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首先是否有家族遗传史(血液方面)。其次,小孩平时的饮食是否喜食辛辣
或者好吃一些上火的水果(樱桃,李子等等)。若是以上都不存在,那最好
是去医院检查化验一下。
上火了,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了点容易上火的东西,比如甜食之类的。
1.孩子流鼻血的原因有两种:鼻腔黏膜血管弯曲扩张所致;内科疾病引起。除了外伤所致流鼻血外,多吃了巧克力、花生之类的食物也会流鼻血。此外,还要检查有无其他出血原因,如发烧、血液病、维生素C缺乏等。平时应让孩子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外伤性出血。
2.流鼻血原因很多,有鼻外伤、粘膜上结干痂皮、受酸、碱异物的损伤、日晒过热等。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摄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多吃一些新鲜蔬果,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A、C、B2;同时注意预防感冒,还要保持大便通畅。
3.常流鼻血是心血管系统、内器官、各种感染、血液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孩子流鼻血往往是流行性感冒、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预兆。
4.鼻出血的易发因素 (1)创伤(2)鼻腔病变(3)全身疾病。
5.孩子流鼻血的原因有两种:鼻腔黏膜血管弯曲扩张所致;内科疾病引起。
临床上用以治疗小儿鼻出血的常用验方如下∶
[方一] 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水煎,代茶喝。 本方适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方二] 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将藕洗净,榨汁100--150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 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血有效。 [方三] 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将2味加水500毫升同煮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豆腐。 本方适用于肺胃部郁热产生的小儿鼻出血。 [方四] 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少许。三味加水3碗炖至1.5碗,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 本方适用于各种血热出血症。 [方五] 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先将鲜荷叶等洗净,绿豆先加适量水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味,取汁去渣,日分2--3次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 [方六] 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本方适用于因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方七] 鲜藕200---250克,生侧柏叶60克。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铝锅内,加水烧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醋加白糖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 [方八] 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因阴虚所致小儿鼻出血。 [方九] 鸡蛋清2个,白糖50克。将二者调匀,以滚开沸水冲熟,待温顿食,每日2次。 本方对鼻出血有效。 [方十]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一]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方十二]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三]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 本方适用于体虚食少,或吐血、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