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幸福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当然了,他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知识和对未来的向往。

也许我也不适合给你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你要是真心去爱,不论你们的生活在苦在累,你也觉得是甜蜜的,但如过只是追求利益,物质或精神上的享受,那样你就真的要深思啦

当然.

如果彼此相爱,当然是幸福的;如果他/她不爱你,就不是很幸福了。

他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知识和对未来的向往。

看看我的故事也许可以帮助你啊

我把苹果丢给你

你如果对我真心

就接受苹果

交出你的处女的爱情

如果你的打算不同

也拿起苹果想想

要知道你的红颜只有短暂的时光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古希腊大哲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居然会写出这样一首春心荡漾的情诗,以致于怀疑是否是后人伪托而作。

过去常常听说所谓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你也引用,我也引用,人云亦云,但都讲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知人们是自作博学,还是附庸风雅。最有意思的是台湾有人用闽南语的译音将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说成“白骆驼之爱”。还有人将网恋也看是一种精神恋爱和不见面的爱情,认为网络提供了空间,在身边伴侣不能满足固有的精神渴望的时候,当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寻找网恋,因为没有发生性的关系所以就绝不能算做不道德。

一提到柏拉图,只想起这位西方古代老夫子的《理想国》及他的“四枢德”、“理念论”和“洞穴观”。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柏拉图所谓精神恋爱的一鳞半爪。例如他说过如下精彩的话语:

“受到爱情触动的人,都能成为诗人”;

“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爱人至少要在心灵方面没有欠缺,如果只是身体的欠缺,那还不失其为可爱”;

“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才值得颂扬”;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所谓卑鄙的对象就是……凡俗的情人,爱肉体过于爱心灵的。他所爱的东西不是始终不变。一旦肉体的颜色衰谢了,他就高飞远走,毁弃从前的一切信誓。但是,钟爱于优美心灵的情人却不然。他的爱情是始终不变的,因为他所爱的东西也是始终不变的;”

“ 若爱情是两个人永久的结合,那麽就将他们熔化在一起,成为一个人,这时爱情也就不存在了。”

号称柏拉图所作,题为“歌”的上面这首短诗,洋溢着形象化的激情,同时也潜蕴着意境化的哲思。牧歌般的笔调使人感到格外清新自然,一点儿没有像后来许多十四行诗那样矫揉造作。诗中把向一名少女求爱的心态过程,以一种蕴含式思辨加情感的生活逻辑展开。作为传情信物的苹果象征了“君子好逑”者所追求的鲜亮和甜蜜,而用“丢给”意中人的动感想象来揭示某种暂时空间距离造成的美感,但又为随时消除这个距离,得以心心相映,作了意向化的铺垫:引导对方以“真心”为出发点,“接受”苹果,从而交出她的处女爱情。

诗中狡黠地向那个少女巧妙地运用了逻辑谬误中那种人为的两难选择:要么向我交出爱情,要么就像这个苹果那样“红颜只有短暂的时光”。其实,那少女还可以在其他男子的求爱与“红颜只有短暂的时光”中选择。不过,狡黠归狡黠,诚心还是诚心,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诗的最后一句以“半威胁”的潜台词,揭示了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即青春不会常在,眼下的苹果虽红润甜美,但终将有熟透的时候,然后就会干枯腐败。对任何女人来说,最恐惧的莫过于“年老色衰”了。这使想起了一首唐诗:嫁得曲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讯,嫁于弄潮儿。这里的隐喻虽不像中国古人常说的所谓红颜薄命那么悲情,但也足以吓唬一个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的少女。

诗人的一个高明之处,就是先用感性动之以情,随之再用理性晓之以理。在短短的几句诗中,竟两次用了“如果”的逻辑蕴含推理句式,制造出假设前提,以攻为守,从精神气势上“追逼”少女做出好几个二者择一的决定:真心与假心、接受与拒绝、红颜与白发、永获与永失。

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可基于不同生活经验加以各自的解读,正乃此诗之妙也。

爱一个人首先要你爱的这个人得到幸福,只要他幸福了你也幸福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