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笛福.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

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

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

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

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

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

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不要

出海。但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

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

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

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

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故事中关于鲁滨孙在荒岛上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作者把鲁滨孙描绘成充满劳

动热情的人。他凭着自己顽强不息的劳动与大自然作斗争,表现出惊人的毅力。鲁滨孙

一到荒岛,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他从搁浅

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他靠着自己的双手,靠着智慧,利用船上留

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他又挖凿山洞,修筑栅栏,

驯养山羊,种植谷物,制造独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等,使自己的“生

活过得很富裕”。最后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种植园、牧场、两处住所、许多家具,甚至还

建立了一个包括狗、猫、羊、鹦鹉在内的热闹家庭。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费很大的劳力

和很长的时间,但他失败了再干,从不气馁。他用近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

木舟,但要把它放进海里却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他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

年时间另造一只。这种征服自然的无限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使鲁滨孙的形象产生

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作者借此歌颂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强

调了个人的聪明和毅力。

鲁滨孙是个劳动者同时又是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他几次出

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到非洲贩卖奴隶。他用火枪和《圣经》慑服土人,使“星期五”心

甘情愿地做了他的忠实奴仆。火枪和《圣经》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人民所惯用

的双重武器。鲁滨孙顽强不息地与自然作斗争,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占有财富和土

地。在岛上还没有其他人出现的时候,鲁滨孙就踌躇满志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我

的。”如果有可能,他要传给他的子孙。当岛上有了“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西班牙人

后,他为自己“像个国王”、“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而满心高兴。即使回到英国后,

他又去“视察”他的“领地”,把岛上的土地分租给新去的居民。鲁滨孙身上的两重性,

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

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文字明白易

懂,虽然艺术上并不十分成熟,但它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小说主人公鲁

滨孙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参考资料:http://www.kyyx.cn/kyy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

作者是笛福.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笛福(1659或1660~1731)英国作家。生于伦敦。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作者是: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

丹尼儿。笛福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