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东坡肉?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坡肉的来历与做法东坡肉,酥而不碎,糯而不腻,味美可口。提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不仅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同时对烹饪技术也颇有研究。他的不少诗文都涉及饮食。在谪居湖北黄岗时,常亲自下厨烧菜与友人品尝。他曾用诗的形式介绍烧肉的经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有人说,东坡肉这道菜,就是在这一经验上烹制而成的。

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当地方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20万民工疏浚西湖,把挖掘上岸的湖泥堆筑成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即苏堤),改善了交通,美化了西湖,既能蓄水又能灌田。

老百姓为感谢苏东坡的功绩,春节时,不约而同地给他送去了许多猪肉和黄酒。苏东坡觉得应该与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同享,于是就叫家厨把肉切成一块块,并按照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送到民工们的手中。他的家厨在烧制时,误把“连酒一起送”听成了“连酒一起烧”。误打正着,烧制出来的红烧肉分外香酥味美,博得了苏东坡的赞赏。民工们吃到了苏大人赐给他们的肉后,欣喜之余为之定名叫“东坡肉”。相传,当时向苏东坡拜师的人中,除了学书法和写文章外,还有不少是来学烧“东坡肉”的。于是,东坡肉渐渐地风行全城。杭州的一些酒楼菜馆乃至居民的自家厨房都竞相仿制。

东坡肉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取皮薄、肉厚的猪五花条肉1500克。将皮上的毛刮净,再用温水洗过,在沸水锅内氽约5分钟。把煮出的血水洗净后,取每块重约75克的分量,将其切成20个方块。

用大砂锅,拿小蒸架垫底,铺上葱30克,再放入去皮拍松的姜块50克,把猪肉(皮顺朝下)有次序地排列在上面,加绍酒250克,酱油150克,白糖100克,葱结20克,合上锅盖。取少量面粉,用冷水调湿后,搓成面条状密封住锅盖的四周缝隙。旺火烧开后,改微火焖2小时左右,肉至八成酥时,可开封启盖。把肉块翻身(将皮朝上),继续加盖密封,用微火焖酥。然后把砂锅端离火口,启盖,撇掉浮油,将肉皮朝上装进2只小陶罐内。加盖后,取桃花纸纸条密封住罐盖的四周,再放进蒸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左右,到肉酥透。

食用前,将陶罐放入蒸笼内,用旺火再蒸10分钟左右,即可取出。该菜特点: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味醇汁浓,色泽红亮,为杭州的风味名菜之一。

红烧肉

是苏东波最爱吃的红烧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