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也曾经是如此。如有人说
是门捷列夫连续三天三夜没睡觉后在梦中发现的,一些教科书、通俗读物中说周
期律是在玩纸牌时偶然发现的,周期律的发现显得那么随机、偶然。还有的认为
门捷列夫一开始就按原子量大小排列从而得出周期律,周期律的发现轻而易举,
那样既定、必然。
然而,参与门捷列夫手稿遗产研究的苏联科学哲学家凯德洛夫博士在《伟大
发现的一天》中谈到:“可能而且实际上是发生在一天之内:须知发现的开始
(影印件Ⅰ,Ⅱ即表1。2)到发现的完成(影印件Ⅲ,Ⅴ即表3、4)都已注
明了是同一天1869年2月17日”。
2月17日早,门捷列夫正在为他所编的《化学原理》一书在碱金属之后讲
哪族元素的问题苦恼。这时他收到了“自由经济协会”秘书的来信,于是他在信
的空白处写下了他正在思考的问题,对不相似的两族元素(A族和类Zn族)的
原子量进行了计算,这就是凯德洛夫所指的表1。然后他另取一纸,从卤素开始,
按原子量递减顺序,将氧、氮、碳族编成一张表,共计元素31(为已知元素的
1/2),这就是表2中的上表。各元素族的原子量已最大限度靠近了。随后,
又把元素扩大到42,制成表2中的下表。这时已将竖列改为横排,接近了元素
周期律的发现了。那么,如何把已知的61个元素按前面原则类似地排列成一个
总表──即元素周期表的问题就明显地摆在了门捷列夫面前。为了准确、方便、
迅速,门捷列夫就采用了元素卡片,在其上面写下了化学元素符合、原子价、分
布情况、化合物形态等,然后进行分类排列,这就是人们说的“化学牌阵”。表
就是记载“化学牌阵”的结果,这就是从上到下按原子量递减顺序排列的完整的
元素表草稿,难怪也有人以此为证说元素周期表是玩“化学牌阵”的结果。表4
就是表3的加工,按元素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加上《依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
性质相似的元素体系尝试试验》题目,于2月17日交付排印,3月1日向世界
各国宣告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这就是化学史上建立勋业的一天,伟大发现的一天。
参考资料:http://tech.163.com/04/1031/01/1402MORA0009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