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国家中国。
中国
是中国,张衡
中国
是中国,发明人是元朝时期的郭守敬。
中国
是中国,发明人是元朝时期的郭守敬。
早在公元132年,中国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地震仪,当时称为地动仪。据《后汉书》记载,张衡的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圆每项八尺,盒盖降起,形似酒樽”。仪器内部中间设有“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周围有 “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八组机械装置),樽外接相应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而设置的八灯口 含小铜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在一只蟾蜍张口向上,一旦发生较强的地震, “都柱”因震动失云平衡而触动 “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观测者便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地动仪记录了公元138年甘肃发生的一次强震。
张衡的这一重大发明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赞扬和钦佩,成为现代地震仪比较,只能叫验震器。1700多年以后的1848年,意大利人契托利才制成水银验震器。在此基础上1855年意大利人帕尔米耶里发明了能记录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仪器:一条U形玻璃管,地震对管内水银产生震动,水银面有浮标与笔,可在转筒表面的纸上画出标记。
1883年在日本工作的英国地震学家米尔恩等人制成了摆式地震仪。方法是把一枚坠子(摆)挂在长约1.5米的水平吊杆上,吊杆可像门一样自由横转,地面移动时坠子由于惯性趋向静止,因而相对地面运动。
米尔恩的地震仪后来发展成一种现代地震仪,由三台仪器组成,其中两台分别记录地壳东西和南北的水平运动,第三台记录上下运动(利用弹簧挂起坠子,地震时能上下运动)。
米尔恩之后很多科学家对地震仪器的发展作出贡献。1888─1889年间,伯希维茨制成了光记录式水平摆,第一次记录到远震(在德国波茨 坦记录到日本1889年4月17日地震)。日本磊森房吉制成水平摆式地震仪,采用机械杠杆放大,熏烟记录。德国维谢特制成倒立摆式大型水平及垂直向地震仪,提高了放大倍率。俄国伽利津制成了电流针记录式地震仪,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更大地提高了地震仪的灵敏度。此后美国的班尼奥夫在1932年制成电磁型垂直向地震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震仪的研究又有重要进展。运用电子放大方法大大提高了地震仪的放大倍率,从千倍级提高到数万倍,甚至数百万倍,观测频率范围大大展宽,遥测技术也有很大发展。1969年由 “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宇航员安放了一台地震仪,通过地面遥感记录,得到了不少有关月球内部构造、月壳运动和组成成分的信息。
地震仪不仅是观测地震的仪器,它也是探测地球内部构造的重要手段。利用人工爆炸产生的震波传入地下可探测这个区域地下地层的构造。1923美国利用此法发现大量油田。因此,地震仪又是勘探石油、天然气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此外,地震仪还可侦察地下核爆炸。
参考资料:http://www.losn.com.cn/kxyfm/tech-apparatus/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