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什么都要穿耳洞??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古时候,穿耳戴环恰恰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穿耳戴环在最初并不是贵族妇女所为。这还要从穿耳的起因说起。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据史籍记载,那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这样热衷,而完全是处于被迫的地位。女孩子在10岁以前,往往要经过这么一关。到时候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专操其事,用米粒在耳垂上反复辗磨,使之麻木,然后用针尖穿透,贯一通草或丝线,时间久了,便形成小孔。做母亲的一边操作,一边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有些地区,女孩刚满三四岁,就要为之穿耳戴环了。历史上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们受这般痛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用三国时诸葛恪的话说“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一个字为了"美"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