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是北半球冷空气的渊薮。冷空气向南侵袭,形成一次次的寒潮,在特定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南下,往往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也会给北半球的人们带来许多灾害。
寒潮袭来,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气温急剧下降。
气温变化本来就是波动起伏的,在西风带,天气过程频繁,人们有“三寒四温”的感受。这就是说冷、暖空气活动周期很短,它们控制一个地方的时间不过三四天,就要发生一次冷暖交替,即冷三四天后又会改变为暖三四天。这是一般的天气变化,这样的天气过程,温度变化的幅度也不会很大,24~48小时气温下降的幅度不会超过6~8℃。这种程度的降温,人体虽然也会有明显的感觉,但还没有达到寒潮的标准。
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生产、生活的情况也不同,各地寒潮的标准很难统一。一般来说,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5℃。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5℃。
伴随寒潮降温发生的天气,首先是大风,尤其是在北方,狂风呼啸,是寒潮到来的一个特点。陆上风力可达8级,海上风力可达10级,甚至引起风暴潮。
伴随寒潮发生的另一类天气是大雪和各种特殊的降水现象,包括雨淞和冻雨,古代叫“雨木冰”“木冰”。此外,寒潮过后会出现低温和霜冻。
参考资料:http://www.bjkp.gov.cn/bjkpzc/tszr/dl/hydq/50932.shtml
从寒冷地带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的冷空气就叫寒潮。寒潮过境时气温显著下降,时常有雨、雪或大风,过境后往往发生霜冻。
每到冬季,我们常常可以从收音机里听到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大风降温警报。什么叫做寒潮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气象部门一般规定,二十四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这就是寒潮。寒潮到来的时候,常刮五级甚至七级以上的大风。
寒潮是从哪里来的呢?侵入我国的寒潮的发源地,是在北冰洋和西伯利亚一带。那里,冬季日照时间很短,白天只有几个小时,太阳升不太高,只在地平线上盘旋,阳光也很微弱;在北极圈以北的地方,一年中有许多日子甚至完全见不到太阳。因而在冬季,那里的天气十分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空气体积收缩,气压增高得非常快,高压冷气团越来越强,最后就象冲破堤岸的洪水,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寒冷的空气从这里向南移动后,周围的冷空气又向这里补充,这里冷空气聚集多了,就又会发生一次新的寒潮。
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后,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内降低10°C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C以下时,我们就把这股冷空气叫做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