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菠菜、动物内脏等含铁多的食物。吃铁片最有效,补充营养素。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铁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20%),富马酸铁(含铁30%)。根据实验,剂量按所含铁元素每日以4.5~6mg/kg,分3次服用为宜(折合硫酸亚铁每日30 mg/kg,富马酸铁每20 mg/kg)此量可以达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了对胃粘膜的刺激,剂量过大还可产生中毒现象。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大量牛奶或茶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治疗,仅在重度贫血、合并严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术时,才是输血的适应症。
使用铁剂治疗12~24小时后体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神经症状减轻,食欲好转,较大患儿自觉症状好转,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一般于治疗3~4周后贫血被纠正,随着贫血被纠正,各种临床症状逐渐消失。铁剂治疗一般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以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若铁剂治疗3周仍无效,应考虑是否有诊断错误或其它因素影响疗效。
针对病因的家庭治疗:
多数患儿发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有些轻症患儿仅需改善饮食即可治愈。在改善饮食时,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给予合适的食物。由于患儿消化能力较差,更换和添加辅食必须小心。一般在 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儿和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因食用大量鲜牛乳而致的慢性肠道失血的患儿,鲜牛乳必须加热处理或改用奶粉或代乳品。对于肠道畸形、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行外科手术或驱虫治疗。
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一般都可痊愈,若能改善饮食,去除病因,极少复发。对于病情较重,治疗较晚的患儿,贫血虽然完全恢复,但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