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儿认识自己?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不仅能认识周围世界,还能认识自己。既能知道自己的身体外貌,又能认识自己身体内在的各种心理活动,并对此进行评定,这就是自我意识。

小儿出生后第一年谈不上什么自我意识,他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假如你把新生儿的手指塞进他自己嘴里,他会毫不迟疑地张嘴就吃,直到疼了才松口。1岁以后,随着语言动作的发展,小儿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家长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懂得自我:“宝宝的眼睛在哪呢?”“指指耳朵!”“吃东西在哪吃呀?是嘴。”使得孩子逐渐从会指过度到给他指一部位,他就能叫出名字。人称代词“我”的掌握是儿童认识自我的一个转折点。1岁以后,小儿就知道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如果有一个小朋友与他的名字一样,他会以为在叫别人没叫他,不明白怎么回事。家长就应该教孩子认识什么东西是于属于自己的,学会用“我”来代替,“我的帽子”,边说边指,用这些语言、动作的协同作用,帮助儿童认识自己。

幼儿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呢?如果从认识自己的外部形象来看,心理学家对6~24个月的婴儿记录了实验前他们用手摸鼻子的频率。然后不让他们觉察,在婴儿鼻子上点上小红圆点,然后观察婴儿对镜子里自己形象的反应。据阿姆斯特丹的研究,婴儿认识自己的形象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1岁左右,儿童以为镜子里的映象是另一个儿童,他们常常看镜子里的形象,又到镜后去找那个并不存在的儿童。儿童对镜子的里的形象似乎有点害怕,从镜前后退。

第二阶段,显示了自我形象意识的迹象,看到镜内映象时感到窘迫,或者反复地自我欣赏。有些观察者认为,这是自我意识的标志。

第三阶段,是认识自我的发生阶段。儿童能利用镜子很快用手找到自己鼻子上的圆点。

据观察,儿童要到20个月左右在照镜子时,才不去指或碰镜子里映象的鼻子,而摸自己的鼻子;24个月时,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已能认识镜子里的映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儿童生活的第一年基本上不分主体和客体,对自己也毫无认识,他也象认识客观世界那样,逐渐地认识自己。

幼儿园在进行五官、身体运动、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后,才使幼儿逐渐地认识了自己。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