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彭波画派第九代传人——次旦朗杰?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唐卡画师次旦朗杰和唐卡

地处“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一直以来,这块神秘的土地以独特的风貌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很多旅游者来到西藏后都会被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所吸引。

唐卡是一种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富有藏族文化特色。唐卡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多为竖长条幅,大小没有特殊要求,构图严谨、均衡,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一般以白布为画布,经过绷框、涂胶、打磨、勾线、着色等一系列工序,完成之后,四周镶缀彩缎边框,上下两端加硬木画轴。唐卡通常被供奉在寺院、佛堂、僧舍乃至许多藏传佛教信徒的家中。在西藏,这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品随处可见。在很多旅游者看来,唐卡是精美的艺术品,所以大家都购买唐卡作为纪念。

在拉萨出售旅游商品店铺最集中的八角街上,有一家专售唐卡的画廊—— 八廓唐卡艺术专画部。店主人就是次旦朗杰。今年40多岁的次旦朗杰出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年时代特别喜欢画画,整天观察周围的牲畜,画了不少的牛和羊。19岁那年,他拜当地一位著名的唐卡画师开始学画。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次旦朗杰的绘画技艺进步很快,逐渐能够独挡一面,1992年和1994年,次旦朗杰两次应邀到尼泊尔的寺庙作画。作画之余,他看到当时尼泊尔的很多旅游点开有唐卡店,生意很好。1996年,他在拉萨开了一家唐卡画廊。次旦朗杰说:“当时在拉萨没有唐卡画廊,我想在八角街开一家店的话,客人会更喜欢更了解西藏的唐卡。开店以后,很多客人说,‘我们听说过西藏唐卡,不知道怎么画,今天第一次看到’,他们很喜欢。” 9年过去了,拉萨八角街上已经有了约30家唐卡画廊,次旦朗杰的画廊生意一直不错,名声也越来越大。很多游客慕名前来订购。很多人称赞次旦朗杰画的唐卡线条流畅优美,布局严谨,画工精致细腻,层次分明,别具一格,体现了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与八角街上其他唐卡画廊不同,次旦朗杰的唐卡画廊不仅卖唐卡,也收徒弟,教他们画唐卡。他曾先后收过6名美国人和日本人当徒弟,至于来自中国各地的徒弟则不计其数。这些徒弟跟他学习,时间最长的则超过9年,最短的是两名美国游客,由于旅程仓促,只学习了3天。外国徒弟中有些是美术教师,有些是建筑师,有相当的绘画基础,对唐卡很感兴趣。 次旦朗杰说,自己收徒弟,不论他们的年龄、国籍、民族、性别,只要感兴趣,就可以跟他学习。凡是在这里学画唐卡的人一律免学费,次旦朗杰还免费提供画布和颜料。对此,次旦朗杰说:“我跟师傅学画的时候也没有学费,我也像师傅那样不收学费,学画的人有这个想法我就很高兴。” 画唐卡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一幅唐卡要经过大约9道工序,一名熟练的 画师要将近25天才能完成,有时候唐卡上的一朵小花要花3小时才能画成。

次旦朗杰出售的唐卡售价比其它画廊要高,生意却很红火,面积不大的小店一年能挣30万元人民币。谈到自己的生意经,次旦朗杰说:“我们画的画很细致,我跟徒弟都说,从开始到结束我们不着急,慢慢画,画得越来越好。” 次旦朗杰说,很多前来定做唐卡的客户虽然不了解画唐卡的工序,但他从来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粗制滥造,而是精益求精。因此,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好,开业9年来他从不为销路发愁。 富裕起来的次旦朗杰除了自己和家人的日常开销,还经常出资支持慈善事业 。他捐资为家乡修桥,解决交通难题;家乡有一名女孩考上大学,却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次旦朗杰为她支付了3年的学费。次旦朗杰的家里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的都是借钱给别人的账目,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还没能偿还,最长的已经有8年,就是这样,次旦朗杰还是继续借钱给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我以前也很穷,考虑他们需要,他们希望我能帮助,所以我不能不借他们。”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7/26/ba***********_1406072605394.jpg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