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一个在具有丰饶的宗教和哲学的土壤的古印度产生的宗教,其肇始并非宗教,而是一种学派,借用净空法师的话说,是“佛陀的教育”。当时释迦牟尼佛透过古印度林林总总的宗教和哲学,结合自身的修行与证悟,将揭示宇宙人生真理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向世人传授。佛根据世人不同的根器,在49年的传道生涯中传授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的不同教法,开示了无量法门。可惜的是,印度人虽然聪明,但多数人始终陷在人天乘的拜神献祭中不能自拔。尽管佛陀为了示现诸行无常的真理而舍弃肉身入了涅磐,但佛法并未消亡,可是同时在印度这片过分“肥沃”的狂热土壤里也无法再得到发扬光大。在经过龙树菩萨发展中观、弥勒菩萨发展唯识后,佛教大乘的祖师们陆续离开了佛学已经式微的印度。他们向东方和北方行进,也把正法带向远方。中国的中原地带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是由两位大乘佛教的大师摄摩腾、竺法兰所驻锡。但是当时还是没有完整的传播佛教,因为太多的佛经中国人无法读懂,甚至无法看到。经过法显、鸠摩罗什、义净、佛图澄、道安、慧远等等大师的努力,中国大乘佛教生根了,发芽了。到了玄奘大师所在的唐朝,随着大量佛经的流入,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纷纷开出绚丽的花朵,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纯正的密宗,这朵奇葩不仅在唐王朝开放,更远播扶桑,成为了和西藏密宗齐名的东密。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花圃,显宗、密宗,南传、北传,汉传、藏传,无不竞相争妍,并且象一轮金色的巨日,向周边国家辐射。许多在印度已经失传的经论,在中国留下了善本;许多在发源地已经消失的修法,在中华得到了弘扬。这似乎有些奇怪,但在佛陀的时代,他老人家就已经庄严授记:震旦有大乘气象!我们身为华夏儿女,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更是佛陀正法的继承者!也可以说:华夏大地,是佛教文化真正的中心!
东汉传入我国,第一个庙白马寺,也是我国佛教的主庭(很不错的地方,你可以去看看),一开始是小乘,后来大乘渐渐传入,鸠摩罗智翻译了大量的大乘经典,加上晋朝盛行玄谈,佛教理论也是谈资之一,遂盛行,南北朝有梁武帝这样的崇敬佛法的皇帝,也有北周武帝这样灭法的皇帝,但总的来说佛教在皇室崇敬的带领下日益兴盛,为将来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是个高峰,也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个时期以前三分宗,论宗,华严宗,律宗,密宗比较盛行,唐后基本衰落,而净土宗,禅宗,法华宗崛起,信奉者日益增多,净土的念佛和禅宗的打坐几乎成了佛教的标志,对于佛教中神诋的崇拜也从对于释迦牟尼佛,四天王,韦驮天转向了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等4大菩萨已及弥勒菩萨,特别是观世音菩萨崇拜在唐以后特别盛行,唐以后禅宗和净土宗广为流传,特别是净土宗,由于法门便宜,信者最多,所也被宋,元,明,清历代农民起义者利用,加进自己的想法和弥勒信仰结合鼓动人们起事,在此基础上有的还自创宗教,如白莲教
特点:我觉得是各说各好,一门深入,达成佛国
文化实在说不清,看看高僧传,和庙里随喜的小册子吧,还有一些佛教和宗教词典,应该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