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莫失良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我国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也就是说未雨绸缪,在疾病的非高发季节,通过中药敷贴对呼吸道系统疾病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每年夏天,北京的各家中医医院以及一些大医院的中医科都开展中医敷贴,对儿童以及成人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

近段时间到各医院进行中医敷贴的患者非常多,相关专家提醒,夏季进行敷贴也要采取正确方法。

“冬病夏治”的适应症: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低氧血症,慢性高碳酸血症;

2.慢性鼻炎,鼻窦炎;

3.慢性咳嗽,反复感冒。

不适宜贴敷的情况: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

贴敷后的反应:

1.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2.贴敷后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3.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

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

一般成人4-6小时,儿童每次贴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医生会对贴敷时间做适当调整。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疱,注意严禁抓挠,水疱处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

贴敷疗程:

三伏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疗效与疗程成正比;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禁忌:

贴敷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头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三伏(8月9日--------8月18日)

呼吸道疾病 夏治最理想

北京市第六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韩洪指出,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冬季易发的感冒等。这些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冬病”。大多数患者往往等到疾病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这时候病急症重,只能“急则治标”,也就是缓解症状,无法达到“治根”的目的。

而夏季是咳喘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缓解期,尤其是入伏后,人体的经络系统处于一年中最佳的通畅状态,利用这个时机,通过体表的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吸收,使药力循经络直达脏腑,激发人体阳气,调动人体免疫功能,以减轻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发作的症状和病情,减少反复发作,促进其康复,驱散年深日久的寒痰病邪,可达到“治本”的目的。

儿童治疗宜早不宜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燕萍告诉记者,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治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抓住三伏天贴药的有利时机,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

儿童敷贴更应严格遵守固定疗程:伏天30天,每伏为一个疗程,也就是3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如在冬至时加一个疗程,可加强疗效。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就会更好。

■专家提醒

红外止咳贴不可滥用

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怡指出,红外止咳贴是诸多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需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另外,要注意的是,红外止咳贴主要是用于慢性呼吸道疾患,可作为急性呼吸道疾患或慢性呼吸道疾患急性发作者的辅助治疗。而对于发热、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最好不用。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也应慎用。而且,红外止咳贴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不能盲目减停其他基本治疗药物。

冬病夏治贵在坚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燕萍提醒患者,因为冬病夏治治疗的是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就放弃了继续坚持治疗的想法,这也就走入了误区。治病要抓住有利时机。另外还要了解,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敷贴小问答

解答专家 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 李怡

问:敷贴的收费是什么样的标准?

答:中医敷贴至少一伏三次,三伏九次。一次的费用在30元左右,一共花费在270元左右。

问:中医敷贴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发烧病人、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都要慎用或不用中医敷贴来治病。

问:错过头伏再敷贴合适吗?

答:冬病夏治其实不在三伏天也可以进行,二伏也可以;另外不在三伏天也可以进行敷贴。不过最好赶在每年“入伏”的第一天开始,特别是对于患病时间比较久的慢性病人来说,与节气相应,效果也更好。

夏日炎炎,很快三伏天就要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即将来临。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法是祖国传统医学里的一个重要特色,顾名思义就是冬天的病夏天治。具体来说,‘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 加重的疾病。而‘夏治’是指在夏季趁此类疾病缓解之时,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并减轻症状。

“冬病夏治”的道理何在?

中医冬病夏治的基本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升发、体内寒气易化解之原理,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寒邪内凝者用温理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病?

例如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变异性炎症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约有1.5亿人患有此病,其中儿童占有相当的比例,卫生部已将哮喘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起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疾病。目前不少家长都误以为只要小孩长大了哮喘就可以自然痊愈,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治疗,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由于小孩大多病情较为单纯,加上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正是治疗哮喘的最好时机,只要坚持治疗,不少患儿到青春期后都可以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诱发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成人哮喘患者大多是幼年患病。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若选择伏天进行治疗,可以健脾温肾、化痰饮,增强体质,使来年疾病少发,或者减轻发作。

又如过敏性鼻炎,冬病夏治可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反复感冒、遗尿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冬病夏治古来有之,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有开展,患者只要坚持治疗都会取得明显疗效。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老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天贴膏药,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埋线、内服中药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冬病夏治一年三至十二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三年,也就是三个疗程。为巩固疗效,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