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孩子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例如,天气干燥、挖鼻、鼻腔炎症、外伤、鼻腔异物、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维生素C缺乏症等等。孩子如果经常鼻子出血,就应该认真地寻找一下原因,以排除患全身性疾病的可能。
最易出血的部位在鼻中隔的前下方,因此,处理方法可采用:
1、用拇指、食指紧捏孩子的双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部,让孩子张口呼吸。
2、用冷水敷孩子的额头、鼻部。
3、用干净的脱脂棉或软手纸等堵入孩子鼻腔,压迫止血。出血停止后要观察1小时以上再轻轻取出堵塞物。
4、囟门已闭合的大些的孩子,可按压其上星穴帮助止血。上星穴位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后1寸处。注意:此处的1寸,等于孩子自己的拇指宽度,而不是市尺的1寸。
5、如果止不住,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6、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又未发现有全身性疾病,可给孩子采些“刺菜”煮水喝。“刺菜”的中药名称为小蓟,入药是全草。
预防孩子流鼻血应注意防止室内的空气干燥,防止感冒,不要让孩子挖鼻子,如果孩子有鼻屎不易挖出,应先滴一滴清水,稍等片刻再轻轻揉出。平时要多给孩子吃些水果蔬菜,防止孩子大便干澡。
参考资料:http://www.imowo.com/info/showinfo.asp?mainclass=1&subclass=48&id=200642421958304
当孩子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玩耍,对方不慎打到孩子的鼻子,鼻子流血了。这时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鼻子出血时,家长一定不要紧张和惊慌,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因为情绪稳定有利于局部止血。马上以拇指和食指捏孩子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捏左足跟,应当可止血;用手按住鼻软骨的两侧(鼻翼),大约5分钟,也可用干净的棉球、纱布或纸巾塞入出血的鼻孔,用口呼吸;坐在椅子或床上靠着,头稍向后仰但不要过于向后;可在额头或鼻梁上放一条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这样有助于止血;如果一段时间后,血仍止不住,就要赶快去附近的医院。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当鼻子出血时,头部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如果低头,会使面部静脉血管压力增大,容易加重鼻出血;但头过于后仰,鼻血会倒流入口腔,也不利于止血。
当孩子外出玩耍,不慎磕伤腿或胳膊,出现流血。这时应该怎么办?
孩子受了外伤,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医院诊治。比较轻微的,比如四肢或手指出血时,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局部的温暖干燥,多吃鸡蛋、瘦肉、豆类、乳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适当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换药,保持清洁。这样有利于伤口的痊愈。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时后,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热敷,以促进淤血消散,消除肿胀。
严重去医院,不严重用纸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