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菌的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細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約出現於37億年前。

真核生物細胞中的兩種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通常被認為是來源於內共生細菌。

微生物大量分佈於有食物,潮濕,合適的溫度,適於它們繁殖和生長的地方。細菌可以被氣流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人體是大量細菌的棲息地;可以在皮膚表面、腸道、口腔、鼻子和其他身體部位找到。它們存在於人類呼吸的空氣中,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

細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它們多數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細胞骨架以及細胞器,比如線粒體和葉綠體。由於這些特徵,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另一類是古菌(Archaea)。或者本類群稱作真細菌(Eubacteria),而另一類爲古細菌(Archaebacteria))。與原核生物相反,具有更複雜細胞結構的生物被稱爲真核生物(Eukaryota 或 Eukarya)。

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它們廣泛分佈於土壤和水中,或者與其它生物共生。很多病原體是細菌。細菌非常小,通常大小隻有0.5到5.0微米,儘管有一些直徑可達0.75毫米(硫珠菌(Thiomargarita))。細菌通常像植物和真菌一樣,具有細胞壁,但其組成不同,爲肽聚糖。很多細菌利用鞭毛運動,其結構也與其它生物不同。

細菌這個名詞最初由德國科學家埃倫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 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來指代某種細菌。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βακτηριον,意為「小棍子」。

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Ernst Haeckel, 1834-1919)建議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單細胞生物(細菌、藻類、真菌和原生動物)。

1878年,法國外科醫生塞迪悅(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 1804-1883)提出「微生物」來描述細菌細胞或者更普遍的用來指微小生物體。

因為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用肉眼無法看見,需要用顯微鏡來觀察。1683年,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設計的單透鏡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大概放大200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和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指出細菌可導致疾病。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