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的脆弱底线?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晚,第12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喧嚣中结束了有史以来最具话题的一次团体总决赛。也许很多人都预料到去年超女的火爆会带来今年的选秀热潮,但是恐怕没人能料到在数台选秀节目的火拼之中,一度被视作过气者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竟然异军突起,屡屡冲上话题的尖锋。

这档老牌歌唱比赛直到今天仍然以专业性、权威性立足,

光是余秋雨老师担任评委、坚持保留文化素质问答这种环节就可看出它是多么努力地把自己区分于娱乐声色。只是,在平民化的滚滚浪潮下,一贯严肃的青歌赛也坐不住了,今年开始放下身段玩亲民。从播放《闪闪的红星》恶搞短片到增加“原生态”歌手奖项乃至考虑邀请吴宗宪担任主持,青歌赛如此急切地笼络观众,步伐之大对于央视来说实在需要点勇气。只是青歌赛一亲民,所有人都惊惶失措了,好像难以接受正襟危坐、健康完美的青歌赛变得如此轻松活泼、“漏洞”百出。于是,恶搞短片被视作“误导青少年”,原生态歌手不识国旗这一“让人痛苦”(余老师语)的答案被上升为国民素质的大讨论。

这就是青歌赛的尴尬:在它的身上实在负荷了太多娱乐之外的意义,因娱乐而起的争议总是被扩大为文化问题甚至最终转化成惊心动魄的道德拷问,要像超女等其他选秀节目一样不断翻炒话题来博出位实在风险巨大。也许现在可算是最好的时候了,既有了话题,又还未沦落为批判的靶子。但是诸如恶搞短片引起的轩然大波已经让人看到了它的脆弱底线。《梦想中国》制片人哈文去年曾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她感叹他们做娱乐节目“必须一直扮演三好学生”。这位三好学生不得不一边勉为其难地维持公众对其形象的高度定位,一边还要努力降低姿态和观众打成一片,结果就是稍有差池就会招来致命的风暴。这也就决定了青歌赛的改变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内在矛盾:平民化、原生态就意味着包容乃至有意展示那些未经修饰的不完美,而一个按照80年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准来创办的比赛又怎么经得起那么多“不完美”。

所以,对青歌赛左右为难的编导们来说,今年的变革已属不易,无法期待它彻底改变晚会风格。虽然今年的比赛暂时靠话题争夺到了不少眼球,是否能真正改变青歌赛的口碑多少还是个疑问。青歌赛只能在它的文化高定位与亲民新取向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青歌赛的尴尬:在它的身上实在负荷了太多娱乐之外的意义,因娱乐而起的争议总是被扩大为文化问题甚至最终转化成惊心动魄的道德拷问,要像超女等其他选秀节目一样不断翻炒话题来博出位实在风险巨大。也许现在可算是最好的时候了,既有了话题,又还未沦落为批判的靶子。但是诸如恶搞短片引起的轩然大波已经让人看到了它的脆弱底线。《梦想中国》制片人哈文去年曾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她感叹他们做娱乐节目“必须一直扮演三好学生”。这位三好学生不得不一边勉为其难地维持公众对其形象的高度定位,一边还要努力降低姿态和观众打成一片,结果就是稍有差池就会招来致命的风暴。这也就决定了青歌赛的改变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内在矛盾:平民化、原生态就意味着包容乃至有意展示那些未经修饰的不完美,而一个按照80年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准来创办的比赛又怎么经得起那么多“不完美”。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