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虽然不是机体组织的构成材料和热能物质,人体需要量也很微小,但是,它对小儿十分旺盛的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是必不可少的,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元素。维生素有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的主要功能和来源是:
(1)维生素A。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维护上皮组织,增强视力等。缺乏维生素A时,就会引起夜盲。动物的肝、肾、蛋黄中含量较多,深色蔬菜,如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在人体肝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
(2)维生素D。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帮助钙的吸收和促进钙的利用。因此,对预防小儿佝偻病至关重要。小儿所需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一是鱼肝油,二是利用阳光紫外线照射。它们将皮下组织含有1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婴儿每日维生素D需要量为500国际单位。
(3)维生素B1,又称为硫胺素。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密切。缺乏维生素B1,会造成小儿食欲减退、生长迟缓、发生脚气病。维生素B1在谷类的胚芽及外皮、花生、豆类、瘦肉、酵母等中含量丰富。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B1约10毫克。
(4)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体内辅酶的重要成分,有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功用。缺乏维生素B2时,可出现口角炎、舌炎、阴囊炎、角膜炎等。它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黄豆、肉类、肝脏和牛乳中。小儿每日需要量2毫克。
(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维持微血管组织正常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牙齿、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及抗病能力也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解毒作用。缺乏维生素C,就会引起坏血病。它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西红柿、桔子、鲜枣等中。
(6)维生素B6.为蛋白质代谢中的辅酶,也与生长发育有关,它在肝脏、蛋黄、谷类和酵母中含量较高。
(4)维生素B12。为核酸代谢所必需的酶,它可影响多种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的成熟。缺乏维生素B12时,就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为了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应当重视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它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不足,所以必须要从各种食物中摄入。维生素不是热能来源,它们的作用在于保障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经肝脏代谢转变成为可通过尿或粪便排出的水溶性代谢物。过量时,可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潜在的毒性,包括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可溶于水,正常人过量摄入时可通过尿排出量的增加而不在体内蓄积。然而过大剂量摄入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呕吐、肾病等。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