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俗子
心里没有高尚的人生规划,嘴上说不出真知灼见,不懂得亲君子,远小人以修身,不知道艰苦奋斗以自立,目光短浅,贪小利忘大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知道追求物欲,这就是庸人。
再次读到这里的我,也吃了一惊,想一想,你是庸人吗?
其实,伟大的孔子在这里把人分成了5等,庸人是最低的一等,上之是士人,士人的标准是:
有原则,有理想,做事就算不能成功,但一定有所坚持,做人就算不能尽善尽美,但一定严于律己,因此,知可以不务多,但必须懂得真理谬误,言也可以不务多,但必须言之有物,行也可以不务多,但必须有所选择,不论富贵贫贱,都能泰然处之。
这样的标准有点高吧?再上之是君子了:
言必忠信而不怀怨恨,仁义在身而喜怒不形于色,思虑通明而言辞谦和,笃行理想,自强不息,就好象看上去可以赶上但其实是无法赶上的人(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
想想吧,按孔子的标准,有多少人可称“君子”呢?再上之是贤人:
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
这段话字不多,但展开内容就多了,简单说这贤人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有三个条件必须其一,要不就是个道德楷模,可以法于天下,要不就是个思想家,可以化于百姓,要不你就必须是个富人,这点很有意思,孔子为富人网开一面,给他们留了个做贤人的机会。
最难的来了,看看最上等的人--圣人:
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这简直不是人了!我们尊孔子为圣人,但显然在他自己眼里,他也算不得圣人。
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这些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词,竟然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一直传承到今天,多么了不起,知道什么是不朽了吧!
怎么没有提到“小人”呢?大概是孔子认为“小人”不是做人的选项,人可以做庸人,但不能做“小人”。孔子在另一次讲演中,警告他最搞笑的弟子子路,什么是“小人”: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
用今天的话说一遍:
夸夸其谈而华而不实,做事张扬而令人讨厌,有点小聪明都写在脸上,这就是小人!
参考资料:百度||
所谓庸人?无庸置疑,没用的人!
参考资料:||
心里没有高尚的人生规划,嘴上说不出真知灼见,不懂得亲君子,远小人以修身,不知道艰苦奋斗以自立,目光短浅,贪小利忘大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知道追求物欲,这就是庸人。
没有自主的人
笨的人
庸人总体分好几种,在这我不讲那么多,有关这个问题在对我看来是对社会没有用之才是庸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