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家 李四光的资料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农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勤奋好学,13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学校,但当时他并未想到要学地质。离开家乡坐船到武昌去上学时,他看见帝国主义军舰在长江里横冲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国的小木船,非常气愤,发誓一定要学造船,造出大兵舰,把洋人赶出长江,赶出中国!后来,他果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保送去日本,学造船工业。可是,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又要矿石作原料,于是,李四光又远渡重洋,去英国考上了伯明翰大学预科学采矿。学了两年,他又考虑到造船、造机器需要铁矿、燃料,可铁矿、燃料全都埋在地下。中国地大物博,矿藏一定很丰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铁矿、煤矿、石油,而要掌握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就得学地质学,于是他进了地质系学习地质,同时还兼学物理系的课程。这期间,他获得了学士、硕士的学位。

20年代,李四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解放后,李四光对我国的能源、地震、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推动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开展。他还非常精通于古生物学、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地质力学。李四光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错误论断,为中国人民找到了大油田。

进士同盟会员教授共产党人

1889年10月26日,黄冈县回龙山街下张家湾(今属团风县)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教私塾的父亲李卓侯为他取名仲揆。1902年冬,省城开办新学堂的消息传来,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小仲揆在父母的支持下,挑着行李来到武昌。在填写报名单时,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了“十四”。他发觉后,便将“十”添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可是“李四”这个名字不好,正为难时,抬头看见中堂上挂有一块匾,上写着“光被四表”,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加了一“光”字,于是,仲揆有了一个更出名的名字:李四光。这广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是某种预兆,从此,这个虚岁14的少年,便从这里开始了他“光被四表”的灿烂人生。

1904年7月,李四光被破格选送到日本留学,1910年7月毕业回国。1911年9月在北京参加清政府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获“最优等”成绩,赐“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留日期间,发生了一件对李四光人生极大影响的事情,1905年他和友人一起参加了孙中山筹组同盟会的活动,并宣誓加入同盟会,孙中山抚摸着他的头说:你年纪这样小要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当时他年仅16岁。

民国成立后,李四光被推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后因袁世凯等排挤革命党人,遂辞职,决心“再读10年书,准备一份力量”,提出留学,表面拥护共和的袁世凯只得同意。

1913年10月,李四光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稍后兼任北大地质系主任,此后一直从事地质教学与研究,期间多次出国讲学。

1950年,李四光从欧洲秘密回到新中国,接受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任务,并长期担任地质部长,领导全国的地质工作。他担任的职务还有: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1958年,李四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4月,李四光因左骼总动脉瘤破裂,抢救无效逝世。走完了他从同盟会员到共产党人;从学者教授到地质部长;从前清进士到新中国科学界领导人的光辉一生。一盏“光被四表”的科学明灯熄灭了!

虫竹廷科第四纪冰川地质力学石油

李四光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有: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一种微小的古代生物遗体。通过对的种属鉴定,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含煤的石炭二迭纪地层的先后顺序,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的地区之一,李四光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深感对其描述鉴定烦琐,就创立了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标准嗣后也被中外学者采用。运用这10条标准,李四光确定了中国北部20多个的种属。连这个生僻字,也是李四光所创,并被我国古生物学家沿用至今。

第四纪冰川,是在地球最新的一个地质年代内,大部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中国曾否有过第四纪冰川?对研究我国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以及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是一个关键问题。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认为中国无第四纪冰川可言。李四光在20年代到30年代,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以及庐山等地,发现了大量冰川证据,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研究,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并最终得到国际科学家的公认。

李四光凝注心血最多的,是他创立的地质力学。这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主要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的各种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进而追索地壳运动的起源,探讨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研究,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李四光穷40余年之力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是他自己的重大理论建树,更重要的是,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了全国地质普查的战略选区工作,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毛泽东主席在会议期间单独接见李四光,对他运用新华夏构造体系理论指导找油,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恩来评价他:“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旧居纪念馆画像世纪坛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