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又称为地震海波或潮波。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50公里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所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振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就像石块投入池水中产生的波一样。深水波的波长极大,约达100至200公里,波高则极小,仅为0.3至0.6米。波周期极长(约5分钟至1小时),所以正常风浪或涌浪能把深水波完全掩盖掉。科学家根据海啸波的运动规律,可以在海啸到达前数小时,即地震爆发时立即向可能受到危害的沿岸地区发出警报。当海啸接近大陆海岸时,波速降低,波长减小,波幅增大,沿岸水面在10至15分钟内可升高达30米。大陆架的水在海平面升高后开始振荡,绝大部分的损害在3至5次振荡内造成,但是振荡一经开始,要到几天之后才停止。海啸与其他波浪一样,也受近岸海底地形和海岸轮廓的反射和折射。因此海啸的影响在各地大不相同。有时,最先到达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降,暴露出浅海底。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吸引了很多好奇的人下到海湾底,随后不过几分钟,波峰到来,许多人根本来不及跑上岸。破坏性最大的海啸是1703年在日本阿波发生的,死亡10万人以上。1883年8月26日和27日,毁掉喀拉喀托岛的海底火山大爆发,在东印度群岛许多地点产生高达35米的海浪,死亡3.6万人以上。海啸所造成的灾难往往比引起海啸的地震本身还要大。但海啸的预警却应该较清楚,一般在海域附近地区发生地震,应该及时考虑可能发生海啸。如果当时恰好身处海边,应抓紧时间撤离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