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典故[李代桃僵]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代桃僵”出自一首乐府诗。诗的开头第一句是:“鸡鸣高树巅……”因此,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就以《鸡鸣》为篇名。这首诗的末后两节原文是: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

黄金络马头,熲熲(jiong)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这两节的大意是:一家四五个兄弟,都是高官,每隔五天休假的日子,他们同来相聚的时候,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瞧他们的服饰打扮,多么华丽,连马嚼子和缰绳都有黄金装饰,光灿灿地漂亮极了。接着说:井边有一株桃树,桃树的旁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遭到虫害,却也替桃树着急、难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同情互爱、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这是一首暗寓讽刺的诗。在过去统治阶级内部,往往因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兄弟之间,表面上虚伪应付,暗底里彼此嫉妒,设若一人有难,其余的人不但不肯相助,还要幸灾乐祸或乘机打击。

“李代桃僵”就是由这首诗而来,运用时只用它来比喻“代替”、“顶替”,以此代彼的意思。《聊斋志异胭脂》中说:“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僵李代桃”,意同“李代桃僵”。

我不象一楼说的那样复杂,<<李代桃僵>>主要就是桃李患难相共,虫咬了桃树,李树代桃树而枯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桃生露井上,

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

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

兄弟还相忘.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