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问题,请帮忙 请介绍中草药“鹿衔草”?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称: 鹿衔草

来源: 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P.rotund ifolia L. subsp.chinensis H.Andr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五册

介绍

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P.rotund ifolia L. subsp.chinensis H.Andr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鹿蹄草为常绿草本,高10cm~30cm,叶基生,革质,椭圆形或圆卵形,长2.5cm~5.2cm,顶端钝下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叶柄长2cm~6cm,有时带紫色。花葶有1~2(~4)枚鳞片状叶;总状花序长12cm~16cm,有花9朵~14朵,每花具小苞片1,披针形,长6mm~9mm,与花梗近等长;花倾斜,稍下垂,广钟形,直径1.5cm~2cm;花萼5深裂,裂片舌形,长(3~)5~7.5mm,顶端急尖或钝尖,边近全缘;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mm~10mm,白色,有时稍带淡红色;雄蕊10;雌蕊1,心皮5,花柱长6mm~8(~10)mm,常带淡红色,倾斜,近直立或上部稍向上弯曲,伸出或稍伸出花冠外,顶端有不明显环状突起,5圆裂。蒴果扁球形,直径7.5mm~9mm。

生于海拔700m~4100m山地林下。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为特有种。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晒至叶半干时,堆积使叶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药材性状 全体长12cm~25cm,红棕色或紫棕色,无毛。根状茎细长,近圆柱形,稍具棱条及细纵皱纹。基生叶数片,具扁平而中央凹入的长叶柄;叶薄革质,椭圆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cm~5cm,宽1.7cm~4cm,顶端钝圆或钝尖,边全缘或有疏锯齿,略反卷,上面紫棕色,少有棕绿色,主脉在两面凸起。偶可见花葶,顶端具总状花序,有数朵卷缩的花或扁球形蒴果。气微,味淡、微苦。以叶片红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苦,温。归肝、肾经。补虚,益肾,祛风湿,止血,解毒,调经。用于肺虚咳嗽,劳伤吐血,风湿性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神经痛,痢疾,月经不调,产后瘀滞,慢性肾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常用量9g~15g。外用适量捣烂或煎水洗患处。

附注 参阅本图集第四册114页鹿衔草条。

功用: 归肝、肾经。补虚,益肾,祛风湿,止血,解毒,调经。用于肺虚咳嗽,劳伤吐血,风湿性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神经痛,痢疾,月经不调,产后瘀滞,慢性肾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常用量9g~15g。外用适量捣烂或煎水洗患处。

性味: 甘、苦,温

参考资料:||

鹿衔草始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载:"鹿衔草九江建昌山中有之。铺地生绿叶,紫背,面有白缕,略似蕺菜而微长,根亦紫。土人用以浸酒,色如丹,治吐血,通经有效。"其所述植物形状及附图均与今所用鹿衔草的原植物的一种普通鹿蹄草相符。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