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士在古代是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清时期

县 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

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

生员分三种:

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省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

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礼部 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

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皇帝亲试 殿试, 中者为进士。

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国家特考 贡生。

分:岁贡、恩贡、拔贡、副贡。

第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经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