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在高寒地区挖雪坑建冰屋就是利用冰雪对热传递性能扬长避短,为自己营造保暖防御寒的场所,依靠它们来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雪坑和冰屋怎么会保暖防寒呢?
看似寒冷雪坑冰屋恰巧能较好地切断这几条热量散发的途径。首先,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很好地隔热,屋里的热量几乎不能通过冰墙传导到屋外。其次,冻结成一体的冰屋没有窗口,门口挂着门帘,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屋内外空气的对流。此外,密实的冰屋还能抵御屋外呼啸的寒风,使屋内的人免受袭击。正因为如此,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比起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穿上一件皮大衣,在冰屋里就可以安全过冬了。
在寒冷的北极圈,爱斯基摩人在冬天来临之前,都要建造冰屋。他们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取一些水,这就是“泥”。材料准备好后,他们在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前面垒,后面冻,垒完的房屋就成了一个冻结成整体的冰屋。靠着冰屋,爱斯基摩人顺利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冬天,而那一座座结实的冰屋也成了他们令人惊羡的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