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区域经济领域“长江经济带”无疑是最热门的一个概念。先是重庆市牵头在京签署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再就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建成,近日,中国生产力学会在京宣布,由该会和江苏省发改委、南京市发改委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暨投融资洽谈会”将于明年5月在南京市召开。专家分析,历经10余年,真正实体意义上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了。
中国最具活力的重点建设地区
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组委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介绍,长江经济带以其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重点建设地区。
王茂林说,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市,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2004年,长江经济带创造的GDP达52,442亿元,约占全国的45%。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发展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发展主轴线。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具竞争力的高度工业化地区,已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核心区。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达28,8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2%。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GDP已达到15,512亿元,占全国比重11.3%,人均GDP达到20,852元。
长江经济带10年成型
专家分析,长江经济带的概念从提出到成型,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前后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1985年间,首先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长江产业密集带”之说。其中指出:它是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它们的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联结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经济区。同期,中国科学院系统部分学者也提出与此相类似的概念———“沿长江产业发展轴”。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与此相适应,长江沿江各省也纷纷将其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临江城市或地区,并确定各自的战略开发区域,如“江苏长江经济带”、“安徽皖江经济带”、“湖北长江经济带”、 “四川沿长江经济走廊”等,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遥相呼应。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至此,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长江经济带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论坛”通过政、商、学各界的对话,讨论解决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热点问题。通过推动区域间在区域产业化发展、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着力发展“三圈一区”
长江经济带范围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基础不尽相同,王茂林认为,今后应着力发展沿江“三圈一区”,使之成为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经济重心区。
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该地区将建成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新型制造业基地。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的相继启动,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以交通网络建设为契机,推进经济一体化,构筑国际化大都市圈。
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除苏南经济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外,江苏苏中经济区也将成为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极。苏中经济区包括南通、扬州、泰州三个城市,该地区今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同时也极具潜力,可以预料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机遇,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地区和南昌—九江—安庆工业走廊。加快武汉城市发展,使其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
三是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圈。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使重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并逐步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发挥成都核心城市的作用,沿成渝高速公路和铁路主干线,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四是三峡库区。要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新型资源加工基地、高效生态农业走廊和独具特色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
建设绿色经济密集带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人口密集,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洪、涝、旱、地质灾害多发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最为严重。王茂林提出要“建设绿色经济密集带”的说法。他说,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把长江经济带建成中国21世纪的绿色经济增长带。他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方面:一是以水资源保持为重点,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二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沿江经济发展模式。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应根据资源环境容量,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着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