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确有其山,著名的长江三峡即从巫山穿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巫峡(三峡之一),至今是旅游览胜的好去处。“巫山云雨”本是上好的自然景观,在挺拔青翠的巫山十二峰层峦叠嶂之中,云腾雨落十分美丽壮观。
但是,语言常有神奇变化,中文的“巫山云雨”或拆开“巫山”和“云雨”单用时,生出了男女缠绵情爱的另外含意了。
报纸娱乐版常有某男携同某美女到洒店“共赴巫山”的报道,当然这不是去三峡旅游了,酒店里哪有巫山?酒店开房做什么事不讲也明,只是用了个隐晦又文雅的说法而已。《红楼梦》中亦有我处“云雨”用语,以幽雅的修辞手段,谈男女间的性爱。后来的小说、故事也常如此效法使用。
以“巫山云雨”形容男女之间的事,据《高唐赋》、《神女赋》等古文记载,有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之台的时候,宋玉说:“以前先王(指楚怀王)曾经游览此地,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梦见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说是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庞幸那位巫山美女两相欢好。巫山女告诉怀王,再想找自己的话,记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现常用“巫山云雨”形容男欢女爱,是自此留下来的。
巫山云雨的典故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话说宋玉是楚国屈原之后的大辞赋家,且以貌美与晋代文学家兼美男子——潘安齐名并万古流芳。宋玉更是以好色著称(他自己并不承认),且留下了万年不朽的名篇《登徒子好色赋》。成语“巫山云雨”典故便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源于宋玉与楚襄王云游三峡途径巫山时,看着绵绵雨中若隐若现的神女峰,禁不住春心荡漾,骚情大发,随即赋辞一首,讲述了先王楚怀王曾经在巫山与巫山神女梦中相遇并一夜情的故事。
巫山姿色,幽深秀丽;千姿百态,梦魂依依。巫峡两岸之巫山,长年云遮雾绕,细雨蒙蒙,极易形成巫山云雨之奇妙景观。云乃梦幻之故乡,雨乃神秘之摇蓝,巫山之云雨,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叹为观止,心旌神摇。
巫山云雨,乃天下云雨之冠。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白亦曾咏之:“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时而细雨霏霏,时而云缠雾绕,缕缕淡云萦绕十二峰上,变化莫测,有如幻境,巫山之云雨实乃令人叫绝。
巫山云雨,乃神话美丽之梦。楚辞名家宋玉之《高唐赋》、《神女赋》,赋予巫山云雨极具人性美学之魅力。《高唐赋》述说楚襄王,游于高唐之台,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神女赋》中之神女,乃非凡美丽圣洁之仙姝,“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伟态,不可胜赞”。面容美丽,“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温文尔雅,“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举止高贵,“振绣衣,被袿裳,被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耀殿堂,婉若游龙乘云翔”。神女美艳之描绘,尽致淋漓。
巫山云雨,乃痴情缠绵之歌。楚襄王迷恋神女,“寝而梦之,不自识;惘兮不乐,怅然失志”。而“交稀恩疏,不可尽畅”。神女坚贞磊落,固守高洁,“怀贞亮之挚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只可神交,不可亵渎,王虽权贵,唯有哀鸣:“神独亨而未洁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哨扬音而哀叹”。爱情世界,情意真;楚王还原为人间之情痴,神女流露出高洁之恋情。
神游仙境巫山魂,三生石畔扶瑶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参考资料:http://libaidream.spaces.live.com/blog/cns!65d0cee52393c2bd!248.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