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不停地在围绕地球旋转。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个月就有一次朔和望。 在从朔到望这半个月里(就是农历的上半月),月亮位于太阳的东边,在日落以前就已出现在天空;也就是说,月亮在农历上半月是日落以前从地平线升起来的。从望到朔的半个月里(农历的下半月),月亮位于太阳的西边,在日出以后仍旧逗留于天空;也就是说,农历下半月的月亮,是日出以后才落到地平线下面去的。所以“日未落,月已出”的现象总是发生在农历的上半月;而“日已出,月未落”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农历的下半月。 根据上面所说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黄昏出现在西方天边的是新月,清晨出现在东方天边的是残月。
日月同辉,是一个有意思的天文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月、日三个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我们以每一个农历的初一子时为例,此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基本同在一个子午面上。也就是说,在那一天月亮和太阳近似同时升起。但由于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她是靠反射太阳光才被我们发现的。所以月亮被淹没在太阳光里,我们看不到。
可是,在地球上看起来,月亮的相对运动速度(绕地公转)比太阳的相对运动速度(地球自传)慢,每一天慢大概四十七分钟。所以,每天太阳总是比月亮早升起四十七分钟。这样到了累计下来,到了农历初七、初八的时候,太阳比月亮早升起大概六小时,我们就会在下午的时候看到太阳在我们的西面还没有落下,而月亮在我们的东面已经升起。
同理,到了农历十五左右,月亮在太阳落下后升起。
同理,到了农历的二十三、四,我们会在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的时候,看到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
这就是造成日月同辉的原因。
我告诉你一个口诀:出现日月同辉的时机在“上弦月的下午、下弦月的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