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苦闷就难以有创造 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没有苦闷就难以有创造

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苦闷,不得志使人苦闷,身残病痛使人苦闷,婚姻不和谐也使苦闷,苦闷使一些人消沉下去,从此一蹶不振,但更多的是,它促使人奋起,最终有所作为。大家所熟悉的诗人歌德,少年时失恋,这种苦闷折磨了他很久,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将苦闷凝于笔端,完成了诸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不朽名著;失恋、耳疾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他的《命运交响曲》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使人精神振作,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她也有苦闷,但她并没有沉于苦闷而无法自拔,而是勇敢地朝前走着,终于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生活中的苦闷,乍看起来,不为人所接受,但当我们辩证地去看,它又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苦闷往往成为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苦闷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不平凡。难怪鲁迅先生就这样认为,文艺可以看做是苦闷的象征,诗人不能太幸福,太满足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诗来。诚然,生活中的一些平凡人、苦闷人,他们并不大喜欢苦闷,讨厌苦闷,有了苦闷,他们就迫切希望摆脱苦闷,于是就去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苦闷根源是心理医生爱能莫助的。例如,身残引起人的苦闷,家庭清贫引起的人的苦闷,都是心理医生无法帮助到的,不过,心理医生倒是可以给你指引一条明路,那就是将你的苦闷溶于创作之中,通过创作成功的喜悦来化解你的苦闷,这正象朱光潜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情感在心里不得发泄,近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最容易酿成性格的乖僻和精神的失常,文艺是解放情感的工具,就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良剂。”因此,我们说,有苦闷并不完全不好,只要我们合理去利用它,它就会使我们获得创造的成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