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能降低胆固醇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饮食对血中的甘油三酯的影响很大,正常人食用脂肪后,血中外源性脂肪产生乳糜微粒,其高峰在食后3~5小时出现,消失时间约需10小时,对于患高脂血症者来说,其反应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危害性增强。故要求在整个膳食中,老年人的脂肪在总热量中不要超过20%。宜少食高脂食物,如牛、羊、猪肉及纯脂肪、奶油等。

(2)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营养学家认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佳,对中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海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渔民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内陆居民,就是强有力的证据。植物油也含有较多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其中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的降脂作用最为明显。

(3)减少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老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血胆固醇中度以上升高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忌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脑、肾、肝、鱼子、蟹黄等。每个鸡蛋约含有200毫克胆固醇,但鸡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酯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呈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在血管壁上沉积,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故建议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应食鸡蛋一个,不宜多食,也不可不吃。

(4)宜多食豆类及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酯及维生素E,三者均有降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一段时间后血胆固醇可降低20%。这是因为食用豆类食品可以使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

(5)控制糖的食入量。碳水化合物在总热能中以占45%~60%为宜。由于糖类在体内能转换成脂肪,故老年人及高血脂患者应控制饮食,每餐不要吃的过饱,尤其是晚餐,因为夜间睡眠时能量消耗低,多余糖易于转化为脂肪而使血脂升高。

(6)多食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每日膳食中应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因纤维素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此外,大蒜、洋葱、茄子、海带、香菇、木耳、山楂等食物,均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也应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