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有哪些食用方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茨菰

茨菰是南方水生植物,北方人大多不知道是什么,即便是南方人,平时所见所吃的是茨菰的快状茎,见过活着的茨菰全貌的不多,或者见了也不知道这就是茨菰。茨菰长在水边,在苏北小城的城郊的小河湖泊里就能见到,长长的叶杆把叶子亭亭地支在水面上,叶片成"V"形,大的尖头冲下,两个相对的小尖头斜斜地指向上,样子有点象古代士兵用的"V"形的盾牌,不过却不象盾牌那么阳刚,而是柔柔地象一个少女。从来文学家爱赞美荷叶,可我觉得要是光论叶子荷叶是无论如何比不上茨菰的,只是茨菰没有那么美的花而已。什么"莲叶何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拿来形容茨菰叶子一点都不

为过,在我看来荷叶跟茨菰叶子比就成了傻大姐了。

茨菰的食用部分酷似一只蝌蚪,只不过大了很多,大约每只有十公分多长。汪老文中说的茨菰嘴子真是妙,我原来一直叫它茨菰尾巴,因为对应的就是蝌蚪的尾巴;可看了汪老的文章细一琢磨才知道错了,因为圆圆的头部实际是茨菰的块状茎,将来水面上的叶子都是从我一直以为的"尾巴"那里长出来的,用"嘴子"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错误一犯就是二十年。

"茨菰烧肉"算是家乡的一道家常菜,每到腊月里敬祖先或是送灶的时候这到菜是少不了的(其他三道必须的好象是红烧鱼,新咸菜烧凉粉和青菜豆腐)。烧茨菰前必须用热水洗浸,并用搪瓷小勺刮去茨菰表皮,不然是没法吃的。我从小就很爱吃这道菜,虽然肉吃了很多,但茨菰也吃了不少,,汪老觉得难吃的嘴子确实有点苦苦的味道,但我却爱吃茨菰嘴子甚于茨菰头。原本只是因为感念物力唯艰不敢浪费才去掉的茨菰嘴子却成了我的美味,可见小孩子的口味与众不同,也难怪我妈妈总笑话我没有口福了。想象在水面上摇曳的茨菰。

茨菰可红烧肉,清烧百叶,或炒或煮,或煎或炸,吃法颇多,因味微苦,总是加些肉调和一下口味更佳,好比苦瓜,爱与肉同烧,一搭配吧,苦的不苦了,荤的也不荤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